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天人合一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4:07:44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56页(901字)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神秘理论。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争论问题之一,后人把争论中的两种对立的观点概括为“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认识史上有一个发展过程。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产生于夏、商、西周时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上帝观、天命等君权神授的宗教世界观,即是一种粗糙的“天人合一”理论。这种思想理论到春秋时期受到了叔兴、子产的“天人相分”思想的冲击。到战国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以新的形式出现。

子思在《中庸》中对“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关系作了明确的说明。他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他通过“诚”把天人合而为一。孟轲进一步发挥了子思的“天人合一”思想,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认为天德包含人性之中,人心与天心相通,形成了他的“天人合一”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子思和孟轲的“天人合一”思想又受到荀况的“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批判。到了汉代,“天人合一”思想又被董仲舒及谶纬神学家们推进一步。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的命题,认为具有各种感情的人格神的天创造了人,天与人相互感应,于是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占了统治地位。

这种思想又受到王充的“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论衡·明雩》)的天人相分和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说”的打击。“天人合一”的思想到宋元明时期又有进一步的深化。程颢、程颐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全书·遗书·六》),朱熹则主张天人、理气的“妙合而凝”。

他说:“天有那气生一个人出来,便有许多物随出来”,“朝廷差人做官,便有许多物一齐趁将来”(《语类》卷四三),即天的意志与朝廷意志合而为一。王守仁的“性即天道”,“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传习录》下)使“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极端。但这种思想却被王夫之“天人相分”观点中的“以人造天”的思想所批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