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太极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4:09:21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67页(862字)

中国古代一些哲学家说明世界本体的一个哲学范畴。

出自《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汉儒认为:太极是处于混沌状态的元气,这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太极”。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唯物主义的哲学家,都继承了汉儒的这一观点。例如,宋代张载认为:“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又说:“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太极”和“气”实质上是一个东西。明代王廷相也认为:“太极”是“天地未判之前大始浑沌清虚之气”(《太极辩》)。另方面,对于《系辞上》的这一命题,朱熹注释说:“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按照这种说法,太极是一种精神性的实体。

这是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说明“太极”。

王弼在《周易注》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这是用道家的“无”或“无极”来解释《易传》的“太极”。这种观点实质上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宋代周敦颐在《太极图说》里将“太极”和“无极”联缀起来,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命题,用以表述他的宇宙生成论的观点。对于这个命题,陆九渊解释说:“太极”是“无极”转化而来的。

朱熹解释说:“无极”是表明“太极”是无形、无象的,并不是在“太极”之先有一个“无极”。这两种解释涉及到“太极”的本质属性的问题。按照陆九渊的解释,“太极”是“有”而“无极”才是“无”。按照朱熹的解释,“太极”本身就是“无”。

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到了近代,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用“太极”来解释“以太”。他在《孙文学说》一文里说:“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这是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来解释西方近代科学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上一篇:太虚 下一篇:自然辩证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