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784页(1177字)
美国社会学家、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Toffler,Alvin)一部名着。
1980年出版。本书从生产力出发,把人类文明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并比喻为三次“浪潮”。
1万年前出现了农业,开始了第一次浪潮即农业化的浪潮。
导致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把猎牧为主的人群变成了定居的农民。
300年前,第二次浪潮即工业化浪潮开始了,造成了工业化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还进行大规模分配,发展大规模的教育体制和大规模的通讯系统。
大工业迫使社会实行一套共同的原则: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专业化。不仅把产品标准化了,连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都标准化了。今天,人们正感受着第三次浪潮即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
第三次浪潮正在打破由工业革命所造成的“大众社会”,创造一种个人化、多样化的社会结构。
由于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人化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代替集中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消费将更加结合。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在相应变化。
家庭又开始成为生产和教育的中心。人们可以坐在家里使用电子计算机和远距离通讯技术处理信息,利用先进的智能机器进行生产。
在这个社会里,知识和信息越来越重要,生产和经济的成效取决于信息的质量。
本书认为,未来的发展战略应当着眼于新兴的科学技术。第二次浪潮中的许多工业(被称为“夕阳工业”)正在没落。电子计算机、基因工程、空间技术、海洋开发等(被称为“朝阳工业”)正在发展,这是第三次浪潮的主题。在第三次浪潮冲击的变革中,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有利的条件,应当改革发展的战略。再按第二次浪潮的模式搞工业化行不通了。
应当把眼光放到第三次浪潮的关键工业——微电子技术,注意发展分散能源,建立完整的生态循环生产,发展生物技术,开发合成材料,建立全国通讯网络等等。
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把今天西方社会所感到困惑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心理问题,都归结为第三次浪潮和旧的工业社会文明的冲突。今天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教育危机、福利危机、价值危机、民族危机等等一切危机,都是第二次浪潮所导致的,必将被第三次浪潮所冲洗掉。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人类在信息爆炸的挑战面前,社会主义和资太主义的区别已经丧失了意义。
这种观点从本质上说,是为了掩饰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终将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科学论断。这反映托夫勒作为一位资产阶级的学者,力求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寄希望于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上,幻想这种革命会迎来一个“奇妙的新时代”,使资本主义永世长存。虽然本书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但它所提供的关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和趋势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