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黎族大辞典

黎族地区的“都图”制度

书籍:中国黎族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0 22:27:21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国黎族大辞典》第425页(3726字)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朱元璋挥师南征海南岛,六月,元朝的海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

从此,开始了明王朝对海南岛长达276年的封建统治。明王朝在海南岛设一府(琼州府)、三州(儋州、崖州、万州)、十县(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昌化、感恩、乐会、会同和陵水等县)的同时,为了巩固其统治,在黎族地区也建立了基层政权机构:“黎都”、“黎图”制度(简称“都图”)。

由于明王朝在全岛黎族地区实行全面的、积极的治理政策,海南岛黎族社会有了发展。当时黎族社会有三类地区:①在靠近汉族地区的一些地方,如文昌县的斩脚峒,乐会县的大小踢峒,琼山县的清水、南歧、南坤等峒,会同县的麻白峒,定安县的南闾峒,儋州的七坊、洛基、洛贺、羌花等峒,以及万州的卑纽、黎芎峒等开发较早的黎族地区,到了嘉靖年间也和当地汉族一样编入都图和载入黄册得鳞册,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他们已不再被视为黎族了;②在离汉区较远的黎族地区,明代以前还被视为“蛮烟瘴雨之地”,这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古镇州峒(今东方县东方乡)、现今乐东县的乐东盆地等,都被认为是建州立县的理想地方。

但是,这些地方的黎族由于与汉族接触少,受封建经济文化影响也较少,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封建王朝在这部分黎族地区设有“土舍”进行统治;③尚有部分居住在偏远山区的黎族,即文献上所谓“生歧”、“乾脚歧”、“遐黎”等,因为与州县隔远,故“足迹少到民间”,被认为是“不沾治化”、“浑沌未剖”,不属于土舍管辖。

根据记载,明王朝对海南岛统治是积极构筑修建州、县城,巩固各州、县中心重要据点。为了征收赋税和徭役,严格控制农民流动,明朝廷建立了黄册、鱼鳞册和里甲制度。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廷进行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

根据职业的不同,将户籍分为四种:军、民、匠、灶四籍。

对不负担徭役的官僚、皇族、缙绅及其宗族、奴仆不登记户籍;对不入丁役的鳏寡孤独则登记于后,称为畸零。因其封面是黄色,故称之为“黄册”或“户口黄册”。这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廷又在全国进行土地测量,详细记载每乡每户土地面积、方圆四至,并绘制成图,因所绘的田地形状很象鱼鳞,故称之为“鱼鳞图册”。明朝廷根据这两种册子,把所有民户编成里甲制,规定110户为一里,一里为十甲,一甲为十户。

里有里长,甲有甲长,负责本里、甲的徭役征收。

里甲中的民户要互相作保,不得隐瞒人口,也不得任意迁移。

洪武年间,海南岛的户口和土地测量工作宣告完成,和大陆一样,编纂了作为赋役基础的黄册,又编纂了作为田税依据的鱼鳞图册。为了加强对黎族地区统治的需要,明朝统治者在熟黎地区还采取编入都图直接治理的方式,其基层组织为黎图,若干图为一黎都,都上为乡,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对于生黎,通过任用黎峒首即所谓土官,把黎峒变为封建统治的基层组织,纳粮征徭均由黎峒催办。

明朝同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把黎族分化成为“熟黎”和“生黎”。

所谓“生黎”就是“世代不服王化”的黎族。远在宋代,就有所谓生、熟黎之分。

明代又从熟黎中分出所谓“梗化”之黎。“生黎”明代称为“黎歧”。

这部分黎族由于封建王朝的镇压和剥削加重,经常起来进行反抗斗争。原因是由于派往驻守黎区的流官流兵,贪污受贿,搜索民财,民不堪役,因而起义反抗,有的规模较大遍及全岛,致使明朝统治者有“岁无宁日”之感,这说明,明朝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一开始就遭到了黎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因此,如何加强对黎族人民的统治,就作为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提了出来。统治者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王朝统治者的治黎政策,提出在黎族聚居腹地五指山地区开十字路,建立州、县、屯所,在要塞驻兵等主张。这些主张成为明朝治理黎族地区的依据。这就是“都图”制度产生的原因。

在“都图”建置过程中,明朝统治者对黎族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初,以镇压为主,招抚为辅。原来归附于元朝州、县管辖的部分,“熟黎”不归附于明朝的统治,成为“黎歧”。

他们“不服王化”,于是明朝廷举兵进行大规模的征讨。

从洪武二年(1369年)至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共计讨伐有10次;

(二)革去抚黎知府等官,由州、县统一管辖。鉴于元朝统治者滥用豪酋峒长,任命峒长为知县,授以实权,其结果导致“政令难行之弊”,所以就实行了“革去抚黎知府等官”,由州、县统一管辖的政策。这是明代初期统治者统治黎族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措施;

(三)根据所归附黎人的汉化程度,采取不同的统治策略。

其不同统治策略有三种类型:

一是将所谓“熟黎”的黎峒统一编入行政区划,即划入乡、都、图,简称为“都图”。其基层组织为“黎图”,若干个“图”为一个“黎都”,“都”的上面为“乡”(乡为汉族统一制度)。采取直接治理的方式,与汉人一样纳粮当差。这是汉化较深的熟黎,容易接受封建统治。

二是“凡自祖躬耕者有良民”,因居住近生黎,州、县统治有困难的,“则纳粮当差”,但是,只能由峒长催办,不编入“都图”。

三是“深居黎峒,耕作省地,与黎田交杂,半在羁縻,急难呼唤者,纳粮而不当差。”(见《天下郡国利病业》卷104广东8)

上述三种类型中,明统治者把前两种定为“熟黎”,后一类定为“梗化”黎,即生黎,作为招抚征讨的主要对象。

为了强化“都图”制度,加强控制,明王朝还设立了“土官”和“土舍黎兵”。

根据当时各州、县的地方志和清人瑞麟所着《广东图说》等志书的记载,现将各州、县建立黎族“都图”情况分述如下:

儋州:有“都”五:抱驿都、黎附都、顺化都、来格都、来五都;不设“图”。

万州:有“都”七:卑纽都、思河都、卑凹都、多辉都、灵扶都、多陈都、芎兰都;不设“图”。

崖州:崖州之黎人分为三种:生黎、半生半熟黎、熟黎。生黎环居五指山脚下,与汉人隔绝;半生半熟黎人,治则为熟黎,乱则为生黎,平时耕田纳赋,听官约束,与熟黎同,编入里甲(汉制);熟黎归化既久,饮食衣服,与汉人相同,语言相通,间有读书者,其户口编入都图。

总之,崖州黎人如后二者,十居其九,编入都图。

琼山县:有“都”五:西黎一都、西黎二都、东黎一都、东黎二都、林湾都;有“图”九:西黎一图、西黎二图,西黎中图、怀义保图、踵科图、环郎一图、环郎二图、林湾图南坤图(还有坡萝、黄岭二市)。以上各都、图包括原清水峒、南歧峒、南坤峒、居禄峒、沙湾峒等九个黎峒。

此外,还有五个峒设峒长、土官等治理。

澄迈县:有“都”五:西黎中都、南黎一都、南黎二都、南黎正都、南黎福都、富教都;有“图”六十(从略)。以上都、图建置包括了全县137个黎人峒村。

据《澄迈县志》称:“虽有南黎,士多冠赏,民安耕凿,输粮奉役,与编民无异。”可见民族间的自然同化已加深。

定安县:有“都”三:南闾都、思河都、光螺都;有“图”四:间二图、光螺图、思河图、归化图(还有石壁、枫木、岭门三市)。据《广东图说》记载:归化图内有黎峒七个,其中有四峒,“巢居穴处,未入版图。”

陵水县:不设“都”;有“图”二:都一图、石岭图。

感恩县:黎人“附版籍者什九,不附者什一,与民杂处。”故不专门设立都,图,而只编入里甲。

昌化县:黎人散居于山谷者,不相统属,民黎杂处,既归附有司,不复领于“土舍”,不置都、图,一概编入里甲。

临高县、乐会县:黎峒均不编入都、图,由峒首管理。

文昌县:黎日斩脚峒,因治平已久矣,田地丈入版图。

据宋人王象之着《舆地记胜》记载:“琼州诸邑皆邻黎峒,唯独文昌无之”,故知文昌县无黎始于宋代。

会同县:该县本有黎,“因分其县,黎峒隶乐会。”故均设都、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