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国际惯例词典

非关税壁垒

书籍:国际惯例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0:50:42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119页(887字)

非关税壁垒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商品进口的措施。

非关税壁垒是在资本主义市场问题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在高筑关税壁垒的同时,还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进口,两种手段处于并重的地位。特别在60年代后期,由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几轮谈判结果,使各国关税大幅度降低。

为了抵消关税下降的不利影响,保护本国市场,各国更多地采取非关税壁垒,并日趋流行。

同时,发达国家还经常利用非关税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了限制非必需品以及与本国产品相竞争的外国商品的进口,保护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反对经济控制、剥削和掠夺,也广泛采用各种非关税壁垒作为保护手段。在80年代初,这种手段已达900多种,非关税壁垒对各国的贸易保护作用已超出关税壁垒而居主要地位。例如,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进口关税率已由50年代的15%降至80年代的5%,为了抵消大幅度减让关税可造成的影响,这些国家则采取关税以外的其他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如贸易政策上的干预,行政、海关程序上的限制,及名目繁多的复杂的技术标准等等。

常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有以下数种: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国内税、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进口押金制度和繁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其中,又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是由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限制商品出口,不得超过数量,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和自动出口限额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是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规定或条例,对进口商品间接地起到了限制作用,如实行外汇管制,对进口商品征收各种国内税,制订购买国货和限制外国货的条例,复杂的海关手续,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质量规定、商品标签、包装装潢规定等。

当前各国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大多数属于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具有更为灵活、隐蔽的手段。

上一篇:信用评估 下一篇:商品倾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