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国际惯例词典

窄播

书籍:国际惯例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1:16:48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367页(1003字)

窄播,是当代各国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中,通过媒介的功能细分以满足特定公众的特殊需求的一种现象。

大众媒介的公众是众多的、复杂的、分散的和匿名的,为了满足尽可能多的公众的需要,大众传播必须是“广播”的。随着媒介问题和种类的增加,公众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以美国为例,80%的家庭至少可以收到30个不同电视频道,在某些地区甚至多达90个频道,广播市场由于受到录音机这种“小媒介”和电视的夹击,竞争更为激烈,70年代初提出了“窄播”思想——面向一定年龄阶层和一定社会经济身份的一部分听众,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这样,每个电台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播出的节目内容也各有侧重。

听众可以各取所需,实现信息的深度消费。

如果说“广播”是与传播的大众化相对应的,那么“窄播”似乎体现了一种非大众化思想。

大众传播要大众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技术上还无法做到在传播中区别不同对象,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与公众形成“一一对应”。打个比方说,一张有几十万读者的报纸,不可能为这几十万个不同口味的读者出版几十万个不同的版式版面。“窄播”体现的“非大众化”观点,一方面是源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公众兴趣的特殊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技术的原因: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不必让公众永远地吃大锅饭,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胃口”,分灶吃饭了。托夫勒曾预言,80年代将出现一种新的消费者、一种新的市场,同时也将出现一种新型的、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的大众媒介,这种媒介将使大众传播的服务分散化、地区化和人格化,亦即非大众化。

这种由“广播”转向“窄播”,即由单一的、综合性的媒介向多样化、特定功能型媒介发展,是与大众媒介发展潮流相一致的。各种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既有相同、相近的一面,又是各具特色互有短长的。

媒介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公众的选择日益变得重要。公众总是为了满足某些特定需要而使用某种媒介。窄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在多样化的媒介市场上,如何对媒介的功能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科学的比较分析,找到最符合该媒介特性的位置,办好“这一家”媒介。也就是说,通过加强对媒介自身功能的认识和挖掘,努力寻找媒介特性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以实现媒介的功能,即媒介的使用价值。

上一篇:主持人制 下一篇:国际惯例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