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02页(198字)
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
《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上,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如呃逆、反胃由于阳明府实者,用承气汤法;久喘用补肾纳气法;牙痛取合穴、内庭;头晕取太冲、丰隆等。本法的运用,当以谨守病机为前提,结合病因、脏腑经络辨证,注意整体联系以及上下升降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