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穴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4:28:53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272页(301字)
①指腧穴。
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故名。《素问·气穴论》:“气穴之处,游针之居。”参见腧穴条。②经穴名。
代号KI1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胞门、子户。属足少阴肾经。
冲脉、足少阴之会。
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脐下2.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3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3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不孕,带下,腹泻,小便不利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