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693页(202字)
病名。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小儿丹毒之一种。多系胎中受热所致。
欲发之时,先身热啼叫,惊搐不宁,次生红晕,皮肤赤肿,由小渐大,其色如丹,游走无定。
起于腹背,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治宜清热解毒,初服大连翘饮,次服消毒犀角饮;外治先宜砭去恶血,次宜牛、羊肉薄片贴红晕处,微干再易,俟肉片不干,换如意金黄散,用蓝靛汁调敷。
参见丹毒、小儿丹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