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8:32:2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902页(375字)
出《履岩本草》。
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金丝荷叶、耳聋草、猫耳朵、铜钱草。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L.)Meerb.的全草。
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及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苦、微辛,寒,有小毒。
清热、解毒,凉血。①治化脓性中耳炎,鲜草捣汁滴耳;疮疖肿毒,煎服并捣敷;口腔溃疡,取汁含漱或涂患处。②治风疹,湿疹,丹毒,煎服并煎水洗。③治肺热咳嗽,肺痈,吐血,血崩,煎服:9~15克。
止血炒炭用。
本品含生物碱、熊果酚甙、挥发油,油内含柠檬烯、莰烯、龙脑、芳樟醇等。鲜叶含虎耳草素(Saxifragin)、槲皮甙。熊果酚甙对大鼠和人均有利尿作用;其水解后的甙元对苯二酚具有抑菌作用。
在碱性尿时,可治疗尿路感染,熊果酚甙在动物试验中有镇咳作用。体外试验能抑制胰岛素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