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大辞典

茵陈蒿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9:20:17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031页(559字)

出《神农本草经》。

又名茵陈、绵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或毛蒿A.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嫩苗。主产陕西、山西、安徽。

苦、辛,微寒。

入肝、胆、脾经。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①治湿热黄疸,胆囊炎,伤暑发热,小便不利。煎服:9~15克。

②煎水洗风瘙瘾疹,湿疮。

茵陈蒿含蒿属香豆素(Scoparone),α-对羟苯氧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酮,绿原酸,脂肪油,挥发油等;挥发油中含茵陈炔酮(Capillin)、茵陈烯酮(Capillone)、茵陈炔(Capillene)、茵陈素(Capillarin)、β-蒎烯等。猪毛蒿含蒿属香豆素,对羟基苯乙酮,脂肪油,挥发油等;挥发油中含α-和β-蒎烯、桉叶素、丁香油酚、侧柏醇、侧柏酮等。煎剂或茵陈蒿汤注射液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无论在肝脏的功能或病理形态方面,均有治疗作用。

α-对羟苯氧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酮和对羟基苯乙酮均有明显的利胆作用。挥发油在体外有抑菌作用。茵陈炔酮有抗皮肤真菌作用。蒿属香豆素还有某些利尿、降压、增加冠脉流量、镇痛、消炎及平喘作用。

水煎剂可降低血清胆甾醇。对小艾氏腹水癌有轻度抑制作用。

对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

上一篇:茵陈蒿汤 下一篇:中医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