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98页(2654字)

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在我国有百余种。北方农田以北京油葫芦、大扁头蟋和斗蟋为主,特别是前两种约占农田蟋蟀的80%~90%,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主要以花生大蟋蟀较为严重。

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 Matsuura)]在我国从南到北广泛分布,尤以华北地区多有发生。食性很杂。主要为害豆类、棉花、麦类、玉米、花生、蔬菜等,也为害小树苗的根部和部分药用植物。

大扁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华北地区常见发生。为害作物同北京油葫芦。

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Saussure)]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江苏等省(直辖市)。在农田中常与北京油葫芦、大扁头蟋混合发生。但数量较少,一般占10%以下。食性和为害作物同北京油葫芦、大扁头蟋。

花生大蟋蟀[Tarbinskiellus portentosus(Lichtenstein)]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食性极杂。为害豆类、花生、玉米、水稻、瓜类、棉花、麻类、烟草、木薯、蔬菜、咖啡以及多种果树、林木、药材的幼苗。

1主要影响因子

1.1 气候

蟋蟀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冬季北方田野覆盖积雪,地温偏高,越冬卵死亡率低。春季反浆地表疏松、湿润有利卵的孵化和若虫出土。4~5月间降水量是左右发生量的重要因素。若降雨较多,土壤湿度较大,有利卵的孵化和若虫成活,发生就重,反之则轻。夏季高温,雨水正常偏少,有利其发生为害;6~7月遇大雨、暴雨,能造成三龄以下低龄若虫大量死亡,发生为害减轻。成虫对降雨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气候过于干旱,对其发生也不利。

1.2 生态环境

土质不同发生密度不同。黏土发生重,壤土次之,沙土地发生最轻。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块,土壤湿度相对较高,利于蟋蟀的发生,虫口密度较高。靠近田埂、垄沟、渠埂等多年不耕翻杂草多的地方或较潮湿的地方密度也较高,往往是产卵的主要场所。另外,耕作粗放、土块大、缝洞多的地块或麦茬残留多的地块虫量也偏高。

不同的寄主对蟋蟀发生量也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蔬菜、玉米、大豆、绿豆、花生田虫口密度高;小麦、水稻、棉花、甘薯田虫口密度低。

1.3 天敌

河北、山东等省观察,蟋蟀的天敌主要有寄生螨、蜘蛛、步甲、青蛙、蟾蜍、等。

2 调查项目和方法

2.1 卵量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地块3块,尤其注意杂草多的向阳田埂、沟边等地,每块地随机5点取样,每点30cm2,深15cm2,于上年10~11月和当年3~4月间各挖查1次,记载卵粒数。结果记入蟋蟀卵量调查记载表(表3-53)。

表3-53 蟋蟀卵量调查记载表

2.2 若虫调查

若虫发生期(江淮地区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调查卵量的地块内,每5天调查1次。随机5点取样,每点1m2。先观察作物间地面上的各龄若虫数,再用铁铲等农具扒开土表3.3cm深,观察潜土若虫。将结果记入蟋蟀若虫田间调查记载表(表3-54)。

表3-54 蟋蟀若虫田间调查记载表

2.3 普查

在二龄若虫发生盛期进行。选取当地各类型作物田,每种作物选2~3块,调查方法同若虫调查。结果记入蟋蟀若虫田间调查记载表(表3-54)。

2.4 成虫诱测

成虫诱测结合其他害虫进行。结果记入黑光灯诱测蟋蟀成虫记载表(表3-55)。

表3-55 黑光灯诱测蟋蟀成虫记载表

3 预测预报方法

3.1 发生程度预测依据冬前和早春卵量大小,做出发生趋势长期预测。依据低龄若虫密度,参照未来气象预报进行中、长期预测。凡低龄若虫密度大,6、7月份雨水正常偏少的情况下,将有严重发生的可能;反之则发生轻。

3.2 发生期预测

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发生时期每年相对稳定,可用期距法预测。由系统调查结果,根据低龄若虫的发生期,加上相应虫态的历期,即可推算出三、四龄若虫盛期。

4 测报参考资料

4.1 北京油葫芦各龄若虫识别特征

北京油葫芦各龄若虫识别特征表

4.2 蟋蟀成虫和各龄若虫历期

蟋蟀成虫和各龄若虫历期表

4.3 防治指标

北方,大白菜苗期4~6头/m2,辣椒田5~6头/m2,谷子10~15头/m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