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422页(202字)
①见《泉州本草》。
又名小鬼叉子、不怕日草、鬼疙草、刺针草。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 Willd.的全草。
分布东北、华北及河南、山东、江苏、四川等地。
苦,凉。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①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炎,阑尾炎,痔疮,跌打损伤,痈疖。
煎服:15~30克。②治蛇虫咬伤,捣敷。②见《闽南民间草药》。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