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小辞典

鸦胆子

书籍:中药小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2:12:5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中药小辞典》第65页(538字)

果实类药材。

(1)释名:“鸦”即黑色。本品成熟后表面棕黑或纯黑,味极苦似胆,故名。(2)功能:性寒。①止痢。

治热毒血痢,对阿米巴痢疾之急性患者,能使症状迅速消失。②抗疟。可治疗疟疾病,单用即能取效。③腐蚀赘疣。

常用于眼及皮肤寻常疣(俗名“瘊子”)的治疗。

将本品去壳捣烂外敷,用胶布固定,数日一换,即可取效。

(3)用法:轻轻敲破硬壳,取白色种仁药用。内服每次10~15粒(治疟疾)或10~30粒(治痢疾),小儿每岁1粒。

本品有毒!应注意用量。因味苦气烈,易致呕吐,多装入胶囊或用桂圆肉、馒头皮包裹吞服,不入煎剂。外用适量。(4)药材特征:外壳硬而薄,有网状纹,内有种子一粒,白色,富含油脂。

味极苦而持久。

〔鸦胆子仁〕 处方名。

即除去外层硬壳(果皮)的鸦胆子内仁(种子)。处方书此名,药店均配以带皮果实,患者须自行加工照上法吞服。

〔鸭蛋子 鸭胆子〕 处方名。

系鸦胆子的非规范名称。

“鸭”、“蛋”分别为“鸦”、“胆”的谐音。

〔苦参子〕 处方名。

即鸦胆子,并非药材“苦参”的种子。

上一篇:皂角刺 下一篇:中药小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