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制沿革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1:28:0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41页(842字)

古代印度教育主要是宗教教育,教育权掌握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教育的目的不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纯粹的真实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履行自己的诺言,使其成为具有神的光辉的人。8世纪初,大批伊斯兰教徒入侵印度。1200年,在印度建立了穆斯林统治的帝国,在此期间盛行穆斯林教育。

教育内容为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宗教教育包括学习古兰经及习俗、伊斯兰教法律和伊斯兰教历史。世俗教育包括学习阿拉伯文学、文法、历史、哲学、数学、地理、政治、经济、希腊语、星占学和农业等。印度自1757年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后,教育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以英国教育制度为样板。印度现代化学制是以1854年发表的《伍德教育文告》开始的,实行从初等学校到中学、高中到学院到大学的全盘现代化学制。

教育目的是培养精通英语、崇尚书本、只学人文学科的印度中、高级官吏。印度于1947年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

从50年代到60年代通行的学制是“五、三、三、三”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三年。从小学到初中合称为“共同科目制”,从高一开始实行“选科制”。

“选科制”以普通学科、社会、手工、体育课为核心。从人文、理科、农业、商业、家政、美术、技术科目中选两科或更多的科目。

高中之上是三年大学,为学位课程。

由于这种学制过早专业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适应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不利,而且大多数学生只选择升大学的文、理课程,很少有人选学职业课程,也不利于解决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

因此,1968年印度政府根据科撒里委员会的报告,颁步了《国民教育政策》,推行“十、二、三”新学制,十代表小学和初中,二代表高中,三代表大学。新学制推迟了专业化时间,学生从高一才开始选科学习。这种改革对于印度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化,以及促进国家经济建设都是有利的。此外,印度政府在1977年提出了另一种学制“八、四、三”制八年小学,四年中学和三年大学,认为这种学制比较适当代印度社会的现实状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