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作用理论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1:45:2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53页(558字)

该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D.C麦克利兰和J.W阿特金森等人。

他们提出了“阿特金森——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在社会此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两种与成就有关的动机,这两种动机都可看成稳定的个性特征。

一种称获得成功的动机,是人们追求成功和成功带来的积极性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是人们避免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个体可同时具有这两种动机,其水平不一定相等。在这两种动机上,人是有个别差异的。人们的成就动机之高低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霍纳根据妇女的社会化过程,对上述理论作了修改,认为妇女还有一种避免成功的动机。最近的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从认知角度出发,其中主要为归属理论及其研究。

人们对成就行为的主要判断集中在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方面。海德和韦纳认为,对上述四种因素的归因形成两个主要维度(内在一外在;稳定一不稳定);而期望和情感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两个主要特征。

对成功和失败的期望取决于过去结果的原因是否稳定,自豪和差耻与过去结果的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有关。韦纳认为,在典型的成就情景中,人们首先判断他们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并相应地感到高兴或失望。

接着,他们就结果做出归属,这导致的更为具体的情绪反应。期望和情感反应共同影响了以后的成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