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制沿革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2:27:2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90页(1304字)

(1)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前的教育,称为“旧制时期”的教育。

此时,法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传统教育制度:初等教育由城乡文法学校实施,进行读、写、算、历法等方面的教育。中等教育由大学文学院(从16世纪中叶起还有耶稣会学院)实施,主要教“七艺”(文学、修辞、哲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高等教育由大学的神、法、医学院实施,进行专门化教育。(2)大革命到19世纪末的教育。①大革命时期的改革:初等教育由城乡教会小学负责;建一批“中心学校”,负责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由“大学校”实施;取缔耶稣会院,关闭巴黎大学及其他27所大学。大革命前夕创立的“大学校”,其中包括遐迩闻名的综合技术学校、男子高等师范学校、东方语言学院等,它们规模小,无自治的传统,便于管理;有严格的入学考试;重科技和应用;教学组织严密,严求严格。

弥补了大学某些方面的不足。②拿破仑的中央集权:拿破仑执政后,认为教育的任务应当是用统一的思想培养为帝国服务的人,为此国家必须控制教育。

他在1806年建立“帝国大学”,负责管理全国的教育。

以虔诚和忠君为目的,管理严格,当时的学校被称为“兵营十修道院”。

但其全国集中统一的教育体制和国立教育机构的做法,影响深远,先后波及许多国家,至今仍是法国教育的重要特色。(3)第三共和国的突出成就。

法国教育在巴黎公社之后成立的第三共和国时期有了巨大发展。这一时期在初等和高等教育领域取得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879年,规定每省应设一所女子师范学校;1880年开始立法限制教会在教育方面的权力;1881年宣布初等教育免费,只有持能力证书者才能任教;1882年,决定实施6至13岁7年义务教育制度,使教育世俗化。

到19世纪末,法国本土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高教和科研机构,给大学更多的自治权,并给学院以法人资格,增设讲座,使高等教育有了新的起色。(3)进入20世纪以后的教育。①20世纪到二战前,法国教育初步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从1912年起,不准教士在公立学校中任教,初等教育的世俗性大大加强;中等教育初中4年、高中3年的学制于本世纪初确立,女生入学人数增加,义务教育延长1年(到14岁);1919年颁布法律,建立系统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学的学制渐延长并趋于统一,科学研究更受重视。

②郎之万——瓦隆计划。1944年11月,法国政府委托着名物理学家朗之万和心理学家瓦隆主持一个委员会,提出了教育改革计划,主要内容有:教育机会均等;重视学生的才能、兴趣、禀赋的发展,加以科学指导,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建立单一连贯的学校制度,规定6至18岁为免费义务教育期;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

③1959年的中等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使中等教育入学率提高、教学内容进一步现代化,学校和班级的种类减少,由双轨制走向单轨制。

④1968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强调大学的“自治”、“多学科”和民主参与”三项原则;大学由“教学与科研单位”组成,取消院系建制;不断设立。⑤1925年的普通教育改革重点在教育民主化上。这次改革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义务教育普及率的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