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获得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2:47:2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113页(613字)

通常指儿童对母语,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的获得。

它区别于语言学习,母语的获得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自己对语言的掌握,而不是通过正式的学习训练获得。儿童必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以及会话技能和规则(语用技能),才能获得母语。

虽然语言获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一般都能在出生后四五年内顺利获得听和说母语的能力;一旦超出9~13岁,母语的获得则较困难。研究表明,尽管世界上语种不同,但不同语种儿童在获得并运用这些语言时都有相似的特点。

如对于词和句子,理解“听”总要先于产生“说”。从产生来说儿童首先是反射性的发声,然后是咿呀学语阶段,接着进入单词句、双词句阶段,然后才能说出具有语法结构的句子。

儿童通常在1岁左右就能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儿童究竟如何获得语言,各心理学学派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模仿说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模仿获得母语的。

强化说认为,儿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具有了言语行为。先天能力说认为,儿童语言具有创造性,而且具备天赋的普遍语法知识,正是这样,儿童才能听懂和说出大量新句子。自然成熟说认为,大脑是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大脑单侧化的形成有关键期,因此语言获得也有关键期。社会交往说认为,儿童是在和成人的言语交往实践中获得语言的。

认知基础说认为,语言是符号功能的一种,在认知结构发展的基础上,语言得到发展,语言获得理论至今仍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