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心理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3:12: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130页(636字)

人们通过视听觉器官从书面语言文字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复杂的智力技能,它包括感知、记忆情感体验、理解,判断评价诸因素,是人们处理文字信息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阅读过程主要包括:看到书面语言,接着通过内部言语进行加工编码,然后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加工原文的词句,段落和篇章结构,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内化在读者的头脑中。阅读过程的感知、理解和速度是衡量阅读水平的三个主要指标。阅读过程,首先是通过眼动感知一系列由连贯的字词和句段组成的篇章。阅读时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6%,大部分时间是眼停,眼停才能看清字词,每次眼停,最多可见6~7个字,平均时间约1/3秒左右。有时已看到后面的字又再看前面的字叫做回视,视线从一行的末端移到另一行的开头叫做“扫视”。

回视和扫视次数越多,眼停次数和费时也越多,以致影响阅读速度。其次是对所读字词或文章的理解,这是衡量阅读技能和水平的最主要标志。

在眼停时识别一个个的语词并形成有意义的观念,然后通过对全文的思考和分析,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者的现解越接近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甚至能指出文章的意义和优缺点,说明阅读理解力越强,阅读水平越高。阅读的速度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物的性质和阅读者的动机、兴趣。从数量上来讲,有研究表明,初中生能在一秒钟内读6-7个字,其理解力较读5-6个字为强,在此范围内,理解力与速度成正相关。阅读的方式一般包括朗读与默读。

上一篇:家庭教育 下一篇:阅读准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