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可塑性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3:53:4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170页(385字)

塑造和改变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面貌,按照一定的要求,使人们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确立某种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道德的可塑性主要通过道德教育得以体现。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

道德的可塑性的特点是:内容广泛,包括各种社会关系上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要求,使受教育者在行为总体上具有全面的道德品质;起点的多端性;进程的重复性;环节的兼进性,即需要将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习惯兼行并进;功能发挥的强烈的实践性;效果的渐进性。塑造道德的方法主要有:传授知识和总结经验,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认识;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使塑造工作更具说服力;典范作用和舆论抑扬。

道德是可塑的,塑造的方法可以有许多,在具体进行道德塑造时,要因人、因事、因条件而异,切不可生搬硬套,强求一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