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5:20:4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274页(1373字)

研究学校管理活动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所谓综合,是指学校管理学是在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发展形成的一门独立科学。所谓应用,是指学校管理的理论来源于学校管理实践,又指导服务于学校管理实践。学校管理是古老的社会现象,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述也有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我国着名的教育文献《学记》,就有学校体制的规定、开学仪式、分年学习的要求、学习纪律和视学考核制度等有关学校管理的记载。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对学校管理提出了两大革新措施:一是统一全国学校制度;二是在学校实行班级授课制;并对学制、编班、课表、教学程序都有详细论述。把学校管理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来研究,还是近百年的事。

19世纪后期,美国人施泰因把教育学与行政学结合起来,形成现代教育行政学的基本结构,被认为是现代教育行政理论的创始人。1908年美国人达登和施赖登合着的《美国教育行政》的出版,被人们视为现代学校管理研究开端的标志。

我国20世纪开始从国外引进学校管理学的着作。如光绪辛丑年间(1901年)翻译出版了日本的两本专着,一是山田邦彦着《普通教育行政论》;二是田中敬一着《学校管理法》。

1903年张百熙等人《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师范学堂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1906年我国学者冯世德编着的《学校管理法》问世。

30年代以后,又出版了一些我国学者关于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方面的专着。其影响较广的有佐周的《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1935年),罗廷光的《教育行政》(上、下册,1942年)。

建国后,我国开始学习苏联的经验。1952年苏联专家波波夫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次讲授《学校管理与领导》,并多次出版了他的讲稿。

1959年出版了郭林的《小学行政和管理讲座》。1962年,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编写了《学校管理与领导》讲座稿。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则完全陷于停顿。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1年4月在福州召开的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期间,成立了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筹备组。

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学校管理研究会在西安举行了成立大会。

会后,出版了论文集《论学校管理》。1984年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学校管理研究会分会。

之后,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学校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学校管理的现象及其规律。所要研究和阐述的内容,大体包括三个部分:(1)一般原理,主要阐述学校管理的性质、目标、职能、过程、原则、方法、领导全制、管理制度等。(2)学样各项工作的管理。主要有教学工作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美育工作管理、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和教职工队伍管理等。(3)学校领导和工作质量评价。

主要阐述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和领导人员的修养,以及学校工作质量综合评价等。研究学校管理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有;(1)坚持以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1)调查法。(2)历史法。

(3)总结法。(4)实验法。

(5)个案法。(6)比较法。(7)统计法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