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太平天国大辞典

天京事变

书籍:太平天国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7 22:21:32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57页(1363字)

即1856年9月发生在天京的太平天囯领导集团内讧相杀大变故,亦称“杨韦内讧”。

在太平天囯起义初期,永安建制时,确立了天王洪秀全为国之首脑,东、西、南、北、翼五王掌管军政大计的领导集团。五王中以东王杨秀清权最重,其他诸王“俱归东王节制”。

当时南王冯云山尚在,忠勤谦冲,善团结诸王。1853年春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太平天囯蒸蒸日上。

然而巨大的胜利使农民政权领导人滋长权力欲,日益相互争夺。由于西、南两王已死,北王韦昌辉地位上升,但他为人阴柔残刻,对东王杨秀清表面极为逢迎,实则“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早在1854年冬时,《贼情汇纂》的作者已料到:“杨(秀清)与韦(昌辉)互相猜忌,似不久必有并吞之事”。太平天囯部僚中,何震川等人亦以东、北两王间表面和而暗相斗,深表忧虑。杨秀清的军事政治才能卓越,功勋显赫,但他“威风张扬,不知自忌”,虽赏罚严明,但却不能团结人,以致被韦昌辉孤立和算计。

1856年夏,太平军大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革命形势达到高潮。

此时杨秀清自恃功高,要逼天王封其为“万岁”,洪秀全答应加封,但韦昌辉不服,请天王诛杨秀清,洪秀全不许,转加杨秀清“万岁”称号。韦昌辉遂暗中与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勾结,要发难除去杨秀清。

这年8月,韦昌辉本在江西前线督军,他突然带领亲信兵将约三千人,乘船星夜东返,宣称奉天王密诏进京。9月1日夜抵达京门。

时陈承镕掌管天京戍卫,即开门接应入城,上包围东王府。9月2日凌晨攻入府中,将杨秀清全家与侍卫官佐等全行杀害。

天明宣布于众,称“奉旨诛杨”(一说是“矫诏擅杀”)。城中杨部众多,傅学贤等聚部众反抗。

于是有诏旨命百官与诸将到天朝宫殿前观看天王对北王、燕王的处分——当庭受杖责。应召来观者皆集于东西两边朝房中,殊此时北王预先布置的伏兵齐起,将来会的人血腥惨杀于两朝房中。

从此日夜逮捕搜杀“东党”,大恐怖笼罩整个天京城。据载被杀害者达两万余人,水西门与秦淮河中尸首如麻,为之断流。这时,翼王石达开领兵在湖北,闻有内乱之信,赶回金陵,见此惨剧,遂切责昌辉擅杀无辜,昌辉大怒欲杀翼王,达开夤夜缒城走安庆,其家眷在京者均遭昌辉毒手。据《李秀成自述》称:先是,北王与翼王密议,杀东王一人,杀其兄弟三人,除此之外,俱不得多杀。

故翼王对昌辉之狠毒残暴难以容忍,乃兴兵回师问罪。昌辉在京,上逼天王,下肆虐群臣,上下皆怒。及知翼王回师来京,遂由天王下诏诛韦。

诛韦只杀百余人。天王将韦昌辉首级传送宁国石达开军中,并召翼王回京扶政。然经东北两王相杀大变故后,天王不信任外臣,他对石达开疑忌很深,以其兄洪仁发、洪仁达干政,石达开被挟制。

1857年夏,达开惧洪氏将图害于己,负气出京不返。他带领十数万将兵远征而去。

太平天囯领导集团经此大残杀与大分裂,元气大伤,造成“朝中无将,国内无人”,人心离散的局面。这场大事变是太平天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京事变的直接责任者固然在杨、韦二人,但洪秀全身为国之首脑,对臣下驾御无方,对变故不能防患于未然;重信专任于东王,却不思何以制止其跋扈;史有称其密诏韦昌辉图杨,以致局面不可收拾。故识者责其“自折肱股,自毁长城”。

事变后,石达开入京佐政,旋又负气出走,洪与石两相猜忌,又有何不可开诚心以求团结?农民领袖之局限于狭隘如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