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收入假说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13:0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196页(808字)

把目前消费主要看作是预计的一生平均收入函数的理论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来的,旨在说明有关收入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经验数据中的矛盾,从而证明个人消费是其持久收入中一个不变的比例。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被衡量的收入和消费概念都含有持久的和暂时的成份。持久的收入和持久的消费分别是预期的和计划的收入与消费。而暂时收入是指意外的横财或收入的损失,暂时的消费是指消费未预料到的变化。

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是不相关的,暂时的消费与持久的消费也是不相关的,甚至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之间也缺乏稳定的比例关系,只有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是相关的,在长期中,个人所消费的只是他们持久收入中一个不变的比例。这个假说解释了有关长期消费函数的经验数据。

与长期相反,大多数住户在商业循环中会经历暂时收入呈现负值的情况。但由于这些住户的消费是与他们的持久收入有关的,因此他们的平均消费倾向将上升,从而形成由经验资料所揭示的短期消费函数。

类似的横断面资料证实,在较高收入集团中,超过半数以上的个人具有正的暂时收入,因而有较低的平均消费倾向。而在较低的收入集团中,超过半数以上的个人具有负的暂时收入,因而平均消费倾向较高。

由于这些个人寻求的是消费他们持久收入中一个不变的比例,因此,意外的横财或损失的结果是消费不发生变化。只有储蓄的上升或下降才有平均消费倾向相应的下降或上升。

持久消费的概念和对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价值的估计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住户购买耐用消费品是在进行投资,而只有这些耐用品服务的流量才进入消费概念。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衡量这些服务的真正价值就如同区分收入中的持久成份和暂时成份一样,是极为困难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