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数量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239页(2092字)
指根据货币供给的变化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变化的理论。
早期的货币数量论根据货币存量的变化解释一国的价格水平,现代的货币数量论已发展成一种货币需求理论,主要用于解释商业波动和通货膨胀。
早在1568年简·鲍迪恩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认为来自美洲的大量金银,是造成欧洲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1691年约翰·洛克对这一观点作出了清楚地阐述。1752年,大卫·休谟补充了一种观点,即在货币供给增长与它导致价格上升这一段时距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将刺激经济活动和贸易的增长。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和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则根据货币数量及其流通速度来解释价格总水平的变化。一般来说,他们认为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成比例地上升。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Ⅰ·费雪更为详尽地分析了货币、价格和其它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着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表示货币数量,V是流通速度,P是包括所有交易的价格指数,T是交易总量。
这个方程式不是理论,而仅仅是排列了需要解释的变量。
按照费雪的理论,货币的流通速度是稳定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不受方程式中其它项目的影响。因此,货币数量M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价格或产量(或二者)方面。由于费雪及其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比产量的调整更为迅速,因此,他们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货币对价格的影响上。
但没有因此而忽视货币供给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他们预期短期产量的变化主要受价格变化的影响。
货币数量论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由A·马歇尔、A·C·皮古和剑桥大学的其他经济学家提出的现金余额说。他们认为,人们想要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是他们实际收入的一个稳定的比例。
在这个理论中,M=kPy,k表示人们想要以实际余额形式持有实际收入的一个比例;y表示实际收入。剑桥的现金余额说强调对货币作为资产即价值贮藏手段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交易的手段。
在大萧条期间,货币数量论声名扫地,因为货币当局不能阻止萧条。结果,人们广泛地认为货币无关紧要。
在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中,货币只有在影响利息率这一比较狭窄的范围内,才是重要的。二次大战后,那些试图增加货币供给以压低利率的国家遭受了通货膨胀的困扰,而那些控制货币供给的国家却成功地降低了膨胀。这使货币数量论再度赢得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公众的重视。
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在1956年重新阐述了货币数量论。
按照他的观点,货币数量论不是一个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理论,而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或资本品,对货币的需求视为一个资本理论问题。由于货币被视为整个资产组合(由土地、不动产一直到股本和证券)中的一种资产,因此,新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将通过资产组合的调整过程影响产量、就业和价格。
现代的数量论认为,人们想要以货币形式拥有对实际购买力的支配权。他们想要持有多少货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方式上依赖于他们的收入、他们拥有的其它资产、利率和他们预期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程度。但在既定的时刻,公众不会改变名义货币数量总额。
名义货币数量规模是由银行和货币当局决定的。如果货币存量的增长超过了人们想要持有的数量,他们各自将试图把他们的货币余额缩减到合意的水平上。
主要有两种方式:(1)通过购买资产或偿还债务以调整他们的资产负债表;(2)用目前的收入流量和支出去增添资产或降低负债。由于某人的支出是他人的收入,因此某人试图去调整他的现金余额会使他人不能进行调整,从而给经济造成一系列影响。这个过程将增加支出和收入的流量,从而提高价格水平。一直到现有的名义货币存量的实际价值再次等于人们想要持有的数额,调整过程才告结束。
反之,如果货币存量的增长不及货币的需求,公众将增加余额、降低支出和收入流量,从而对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因此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家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在两个方向上影响收入和价格。
现代货币数量论在两个关键的问题上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1)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凯恩斯学派的理论认为,利率较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需求量较大的变化,而且流通速度也是极不稳定的,因此货币的需求是不稳定的。如果这一结论是正确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变化对支出的影响就很小,也就不可能根据货币供给的变化来预测对收入和价格的影响。
(2)货币的供给是否独立于货币需求。现代数量论的批评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是被动地适应于货币需求的变化,因此就货币供给的变化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说,是收入影响货币供给而不是货币供给影响收入。尽管如此,现代货币数量论目前仍然对经济研究、教学以及公共政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