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投资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24:04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369页(1265字)

国外投资泛指在本国以外获取资产的行为。

这些资产可以是金融方面的,诸如债券、银行存款、股份,也可以是直接投资从而形成对于像工厂和土地这类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如果股份所有权提供了对于某一厂商经营的控制,也可以认为是发生了直接投资。

关于国外投资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方面。首先是关于国外投资的动机。

最初认为,最基本的动机是财富持有者试图使他们的净财富价值最大化。随后又包括了风险因素,将经过风险调整的财富结构的收益率视为国外投资的主要动机。

其次是关于直接国外投资问题。这方面的动机主要与外部性和市场不完全性有关,据认为这种外部性和不完全性可以为多国企业内在化或消除掉。

此外,为确保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保守商业秘密,也刺激厂商去拥有国外的生产设施。通过直接海外投资,厂商还能够取得广告支出的国际溢出效应。最后,直接投资还在很大程度与由政府政策所引致的扭曲有关。关税和其他保护性手段能够创造一种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在某一外国直接生产比对其出口更为有利。

第三是关于国外投资的福利效应问题。在60年代,分析主要集中于国外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然而随着70年代初日益增长的汇率浮动性,人们强烈关注的是国外投资所具有的更一般的福利效应。对此可以用下图来简要说明:

图中横轴和直轴分别代表资本量及其边际生产力。假定只有A与B两个国家,则OA-OB表示世界资本存量,MPKA和MPKB分别为两国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表。在资本流动前的最初均衡中,A持有的资本量为OA-Q,收益率为RA-OA,B持有剩余部分即Q-OB,收益率为RB-OB。现假定资本被允许在两国流动,A国的资本所有者在B国投资Q*-Q的量,结果使A国产出量减少Q*QDG,而在B国的产出量则增加Q*QFG,最终在Q*与R点两国的收益率相均等,从而达于新均衡。新均衡与原均衡相比,世界资本存量的总生产力增加了GDF,这便是得自国际资本运动的产出利得。在新均衡中,Q*QKG代表归于A国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益,而三角形GDK则代表A国所享有的净利得。

这时,A国中较低的资本-劳动比率将相对提高资本的收益而降低劳动的收益,而B国中的情况正相反。

直接国外投资经常包含有新技术,这将会导致驻在国(B)中边际生产力表的上移,因而增加的产出区域DFG将会更大。直接国外投资也能导致驻在国竞争的提高,由此将提高所有国内资源使用的效率。然而另一方面,从两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中所产生的更次一级的福利效应则具有不定性,这是上图所不能回答的。

上面关于福利效应的新古典模型很少分析到国外直接投资的成本(除了税收效应和通常的动态调整成本以外),因而这一模型受到批评,说它忽视了国外直接投资可能减少接受投资国福利的几种重要途径。

上一篇:国际收支调节 下一篇:汇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