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25:56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416页(1316字)

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枝之一,主要是研究同劳动和劳动市场有关的经济问题,以及就业不稳定和有关的制度发展问题。

劳动一词有各种不同的含义。在有些情况下,它是指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因而包括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所付出的一切脑力和体力。在其他情况下,则指劳动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工人阶级,或劳工,它包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的各类人:受雇于其他个人、公司或机构;使用雇主提供的设备;在劳动过程中遵从雇主的指令;在国民收入等级中地位较低。在所有的行业中挣工资的生产工人都属于劳动之列。

劳动经济学的主题是,工业化和机械化引起劳动市场的革命性发展,这种发展又引起一些值得研究的演变趋势。

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随着工业化而来的是,出现了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以个人和小团体为基础。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现在则变成了日益扩大的大团体的合作的努力,因此,工资、工时和工作条件等问题变得较之农业社会更为重要,必须寻求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工业化的进程通过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又引起了或者强化了某些劳动力无保障的问题。

解决或者最大限度缓和这些问题,既是个人极为期望的,也是社会极为期望的。

当一个社会逐步完成工业化时,个人就业的保障就越来越取决于他不能控制的某些力量了,他有能力工作并且渴望工作,但是却被解雇了,因为经济体系的运转齿轮没有吻合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同样,由于衰老而造成的产业工人无保障,也由于社会的工业化而加剧了。

高速度的机器生产,加上提前强制退休的政策,以及期望寿命的增加,导致工业社会中个人退休期的延长。在退休期间,必须有某种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物品来源。由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导致的工业雇员的无保障问题,也归因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原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则是由于技术发展而带来的。

随着工业化给劳动市场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在确定工资、工时及工作条件和最大限度缩小经济无保障问题时,出现了越来越集体化的解决方式。

因此,一个工业化国家必然会出现以工会为一方、以雇主协会为一方的并列运动的发展。这两种制度最初都是为了便于在劳动市场上进行集体交涉而产生的。

可是不久以后,为了从各自利益出发,采取进一步的集体行动,这两种制度又都转向了政治和立法领域。从这一切组织上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中,在行动关系领域内和对经济无保障问题的处理方面,产生了若干妥协性的解决方式。

这些妥协不仅表现在劳动协议的措辞上,而且还表现在逐步积聚的劳动立法上。这样,政府就变成了国家劳动市场的第三方面。

工业化的进程尚未结束,它正在继续展开,并且继续对劳动市场产生新的影响,因此,还必然会出现新的制度发展,以对付劳动市场中不断变化的经济问题和无保障问题。

上一篇:人口统计学 下一篇:环境经济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