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学派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27:4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463页(2694字)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时期产生的一个重要经济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着名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和瓦尔拉斯的学生意大利着名经济学家V·帕累托。

两人曾先后在瑞士洛桑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故称洛桑学派。该学派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进行一般均衡分析,从各种商品、各种市场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出发,考察其均衡的形成和变动。其中,瓦尔拉斯的分析尤为典型。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是以一系列方程组来表述的。

在均衡状态下,所生产的消费品等于所消费的消费品,对每一种消费品(a,b,c,…)而言,都有一个方程,如下所示:

Ga=Fa(P′m,P′n,P′o,…;

Pa,Pb,Pc,… (1)

Gb=Fb(P′m,P′n,P′o,…;

Pa,Pb,Pc,… (2)

Gc=Fc(P′m,P′n,P′o,…;

Pa,Pb,Pc,… (3)

在这个方程组中,方程(1)表明,商品a的一定数量Ga在该经济中生产和消费,Ga是投入品m,n,o,…的价格或成本和消费品a,b,c.…价格的函数:同样,方程(2)则规定商品b的一定数量同各种投入品的价格和消费品价格间的函数关系;其他方程也莫不如此。这里的逻辑是,消费品的数量取决于其生产成本,同时取决于经商品本身的价格以及替代品、补充品的价格。

这样,在这个方程组中,消费品的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都以一种函数的方式被包含进去了。

下面的第二个方程组则表述该经济的生产资源在各种消费品间的分配。在这里,每种生产资源都用一个方程式来表明其在各种消费品生产上的配置方式。

如下所示:

△m=amGa+bmGb+CmGc+… (4)

△n=anGa+bnGb+CnGc+… (5)

△o=aoGa+boGb+CoGc+… (6)

在这里,△m为生产要素m的总量,生产一单位商品a需要am生产要素m,因此,该生产要素的一定数量amGa便被用于生产商品a,同样,该生产要素的一定数量bmGm被用于生产商品b,等等。由此可见,为生产Ga单位商品a,需要生产要素m数量为amGa生产要素n数量为anGn生产要素O数量为aoGa等等。

下面的第三个方程组则给出按生产这些消费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价格计算的成本数量:

P′a=amP′m+anP′n+aoP′o+… (7)

P′b=bmp′m+bnP′n+boP′o+… (8)

P′c=cmp′m+cnP′n+coP′o+… (9)

这里P′a为生产单位商品a的总的生产成本。

在这个总的生产成本中,amP′m是根据投入品m的数量和价格确定的,anP′n是根据投入品n的数量和价格确定的,等等。对其他产品也这样计算其每单位的总的生产成本。

再增加一个第四个方程组以完成一般均衡的图示。这里每个方程都表明,单位消费品的成本都等于其销售价格,即:

P′a=Pa… (10)

P′b=Pb… (11)

P′c=Pc… (12)

然后,求解这些方程组,以取得一般均衡状态中的各种变量的数值。消费者的嗜好和偏好暗含于上述的第一个方程组中;而在第二个方程组中则考虑了生产资源的供给;在第三个方程组中包含了生产技术。把一种商品选作基准变量(实际上是货币),价格不是别的而是根据这个基准变量的交换比率。

在每一价格上,销售者提供那些能取得较大利益的商品(或劳务),而消费者则需要那些能取得较大效用的商品(或劳务),只有当一种价格(或价格比率)使市场结清的时候,才使商品(或劳务)的供给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即达到均衡,这个均衡是通过价格变动实现的。

瓦尔拉斯在他的一般均衡体系中进一步指出,均衡要求商品的边际效用同其价格成比例,资本品因其贡献而派生出来的效用同其价格成比例。资本品的生产者根据资本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性而改变其产量。

支付给储蓄者(即资金提供者)的利息是其资金的价格。

需要指出的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考察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均衡问题。为此,他假定生产要素的充分应用,需求和供给的相等,没有没销售的产品,没有因过度需求而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因需求而调整产量时有充分的要素流动性,对于某种特殊的产品生产来说,只有一种生产技术。

在这些假定条件下,每种商品,在均衡状态中,都有统一的价格,按此价格销售和购买,将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生产者得到最大的利润。

洛桑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帕累托继承并发展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他在经济理论上的新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技术,并通过一般均衡分析提出了社会福利最优化原理。一股边际主义经济学家只是把效用看作是主观价值的标准,认为效用或边际效用是可计量的,并通过假定货币有不变的边际效用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帕累托一反这种传统的分析方法,提出效用的不可计量性,而用效用的排列次序分析来代替效用的计量分析(即用序数效用论代替基数效用论),由此,引出关于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技术,借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行为(参见“无差异曲线分析”)。

帕累托强调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的最优化,最优化包括生产效率的最优化和消费者满足的最优化。帕累托还把边际生产力概念引入一般均衡分析,并提出了生产要素可能是固定的、变动的、不相关的或相关的概念。

并因而提出了他的生产规律,该规律表明,投入品的生产效率是各种相配合的投入品的生产函数。由此,得到一由收益递增、不变、递减等阶段组成的收入变动的规律。

帕累托还分析了19世纪后半叶不少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发现各国的收入分配类型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他认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由于人的能力的不平等,因此,他反对基于收入分配平等目标的再分配,认为,试图进行任何收入再分配都是徒劳无益的。

参见“瓦尔拉斯”、“帕累托”。

上一篇:历史学派 下一篇:奥地利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