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A·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28:4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507页(2431字)

【生卒】:1723—1790

【介绍】: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经济学之父。

1723年6月5日,生于苏格兰的小镇克卡地(Kirkcaldy)。父亲是克卡地税关的关员。斯密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求学,颇为当时的着名教师赫契逊(Francis Hutcheson)所赏识。

1740年,斯密获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奖学金,在那里学习,六年后返回故乡。

1747年初,开始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纯文学、法理学与政治学,深受听众欢迎。1751年,受聘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讲座,1752年,转任道德哲学讲座。此时与休谟相识,并成为终身密友。在格拉斯哥大学,斯密所讲授的道德哲学分为四部分:自然神学、伦理学、法理学与支出论(包括政治学与经济学)。

1759年,斯密出版《道德情操论》(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一书,为斯密博得声誉,且因而被聘为布克留奇公爵(Duck of Buccleuch)的私人教师。1764年2月开始与公爵到欧洲去游学。

在法国旅行三年期间,经由当时已在巴黎成名的休谟的介绍,得与魁奈(F.Quesnay)、杜尔阁(A.R.T.Turgot)等重农学派经济学家相识,探讨学问,对斯密的基本思想的形成有甚大的影响。根据斯密的自传,1764年在法国的土鲁士城,他为了打发时间,便开始撰写一本书,这便是12年后出版的《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的初稿。

1766年,斯密辞去私人教师职务,在伦敦专门收集资料,1767年5月回故乡,与母亲一起生活。在此后的九年间,斯密默默工作,潜心着述,终于写成了震惊世界的伟大巨着《国富论》。1776年刊行时,果然完全成功。斯密在世时,此书曾印行五版,且已有德、法、意、丹麦等文的译本。

1778年,斯密就任爱丁堡海关税务司,举家迁到爱丁堡居住。1787年,被任命为爱丁堡大学校长。

1790年7月17日逝世。斯密终身未婚,大部分时间与他母亲共同生活。

斯密《国富论》搜罗了极为丰富的经济资料,并运用这些资料解说,分析实际的经济现象,并为他的发展理论和哲学提供事实的基础。

这是第一部规模宏伟的经济学着作,内容广博,并综合多方面的论点。他使用现代语言,分析竞争或市场经济过程的本质。有很长一段时期,《国富论》主宰着各国经济学家的分析方法。

《国富论》还猛烈地批评社会与政府,力主改变国家政策,特别是对政府干预经济事务的性质与范围方面进行批评。

根据斯密自己的解释,国富是由全体国民每年所消费的“生活必需品与便利品”构成。这些物品“有时直接为国民年劳动的生产物,有时则是以这种劳动生产物向他国购来的财物”。由此可知,国富的来源是劳动。

因此,他强调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谈到价值问题,斯密首先指出价值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某特定物品的效用;后者,表示因占有此物所取得的对于他物的购买力。斯密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尺度,一方面他把劳动看作是价值的创造者,用生产商品所付出的劳动确定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把劳动看作是最初的价格,是为购入各种物品的原始的购买货币。

对于拥有此财富并欲以此财富与某些新生产物交换的人们来说,其价值正等于足以使他们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

换言之,劳动决定一切物品的交换价值。这便是支配劳动量的价值理论。但斯密认为,把劳动作为价值尺度只适用于初期的原始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适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一般最终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利润、地租、工资(这种划分,后来被一些经济学家发展成为“三要素说”)。

斯密称颂完全竞争状态下的私人企业,反对企业家组织独占团体的倾向,认为独占团体对任何一笔交易皆有索取最高价格的能力与意愿,并对政府施加压力,企图为利益团体建立特权与合法独占。斯密强烈谴责企业家独占团体与获取特权的不道德行为。

在独占无法避免的地方,他偏好发挥政府的功能。

斯密把政府的主要功能界定为:第一,制定合理规则,设置惩罚违反合理规则的执行机构;第二,设定重量与测量的标准规格以防止某些侵害事件的发生;第三,确立建筑标准以保障个人生命财产之安全;第四,维持内部之安定,以防御外来之侵略。

此外,他还同意政府提供某些社会需要之服务,这些服务不能委由私人企业提供。

除了在独占成为不可避免的地方,需要政府必要干预之外,斯密基本上主张自由企业与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预个人选择职业、居住与投资之自由。

个人可以依据自由与竞争市场上的价格而变动,自由地选择他的经济决策。

斯密认为,经济自由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人类尊严的基本要素。从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经济自由的价值在于它为勤勉与效率提供极大的诱因。据此,斯密提出了着名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论断,他认为,个人既不打算去增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会在多大程度上增进公共利益。

他只盘算自己的得益,仅此而已。在这场合,他在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其结果是促进了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公共利益。而且个人在追求个人私利时所能促进的公共利益常常会比他有意识地促进公共利益更有效果。在国际经济领域,斯密指出,经济自由也为促进国际间的利益增进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自由的国际贸易,会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利。

总而言之,斯密倡导的经济自由主义或自由放任既是处理一国经济关系的原则,也是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则,通过这一原则,实现经济上的互利互惠。斯密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中的主要贡献和特点就在于此。

上一篇:激进政治经济学 下一篇:萨伊,J·B·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