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人际关系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2:57:49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197页(967字)

【释文】:

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个体对于其它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它反映了在相互交往中物质及精神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有多种分类方式:(1)依个体扮演的不同角色,分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2)依关系的情感表现性质的不同分为亲密关系、疏远关系、敌对关系等;(3)按关系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又可分为长期关系与临时关系。人际关系既表现了一定的行为模式,又表现为一定的关系结构。它与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等同属于社会关系范畴中的不同层次,相互关系、相互渗透。

人际关系与其它社会关系相比,具有微观的、直接交往的、注重个体之间心理关系的特性。其形成主要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心理因素的作用。其中,认知因素包括认识过程的一切心理活动,表现为个体之间的相互认知、认同、理解等;情感因素包括主体的情绪状态和敏感性,表现为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彼此满意等;行为因素则是指具体的人际交往行为,包括举止、表情、交往动作、角色行为等。这三个因素中,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及稳定的程度。彼此间情感上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一定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一定的人际行为模式,其中一方的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行为。一般而言,正确的行为会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错误的行为会引起消极的行为反应。

当然,对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往往因人而异,因人的价值观相联系。同时,它与个体对他人行为认知时持有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有关。

人际关系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的研究课题有:对他人的判断;在群众场合对他人的认识形式;人际吸引;心理相容;人际合作与竞争;孤独;人际称呼;角色网等。在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会使其产生孤独感、无助感和无归属感,这种所谓“迷失”现象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变态心理。

注意研究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掌握各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助于保持团体成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团体成员对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解决或缓和社会团体内部的矛盾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对人际关系的测量,主要是对个体之间感情联系状态的测量,常用美国精神病学家J·L·莫雷诺的社会关系测量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