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交换理论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01:05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227页(1282字)

【释文】:

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产生。是功利主义经济学、功能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的混合物。

交换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个人,从个人研究入手,进而推论到团体、社会以及文化等的稳定性及变迁。主要任务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

它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的商品交换。交往理论的学术渊源是功利主义思想。

创始人是美国着名社会学家霍曼斯。霍曼斯深受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操作心理学的影响,结合经济学的有关价值、成本、交换等基本概念,创立了交换理论。

1959年他发表的《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一文,提出交换论思想。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的行为根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

在以后发表的《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等论着中,他阐述了他的交换理论的主要思想,提出了交往频率、方向及层次等基本概念,确定了活动、情感、相互交往等变量。他提出的论断主要有:(1)在相互交往的关系中,人们最需要的是亲密的群体关系,而这种关系只能从小群体中获得;(2)小镇居民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人们之间的感情逐渐淡薄,城镇走向解体;(3)交往次数多,双方主动行动的次数相当,双方感情才好,反之就不好。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提出了五个相互关系命题:(1)成功命题。即一个人的某一特定行为愈能时常得到奖赏,该行为愈会重复出现;(2)刺激命题。即如果在过去时间里,某种特定刺激状况的出现曾带来某种报偿,则当目前所发生的刺激状况愈类似过去的状况时,类似以往的同样行动就愈可能重复出现;(3)价值命题。

即一个人从事此项活动的价值越高,他就越有可能重复该项活动;(4)剥夺与满足命题。

即一个人重复获得某种奖励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奖励对该人来说价值就越少;(5)侵犯与赞许命题。即当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报偿或受到意外的惩罚,那么此人就会气愤,并变为更经常地做出侵犯行为。而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预期的报偿或没有遭受他所预料的惩罚,他就会高兴,并变得更经常地做出赞许行为。霍曼斯强调,这五个命题是相互联系的。

他认为只要把这五个命题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起来,社会学就有能力解释社会结构及一切社会行为。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的主要精神在于把人的活动看作商品。人的任何行动都是为了追求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最大利润。交换理论的另一着名代表人物是布劳。

他以社会结构的原则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相互交往过程。其理论目标是即想要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限于个人和小团体范围内的不足。布劳认为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是有差异的。社会交换过程中所预期的报偿是模糊的义务行为,而经济交换是建立在一个合同上的,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在双方交换时就已讲清楚。因此,布劳认为社会交换过程需要某种程度的信任。此外,布劳还区分了内在报偿和外在报偿,并且在交换过程中引进了权力与不平等的思想。

交换学派理论对结构主义和经济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但由于对不等价交换研究甚少,所以对许多社会问题不能作出明确解释,更无法给予解决。

上一篇:行为主义 下一篇:新编社会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