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人口流动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07:12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297页(1803字)

【释文】:

越过一定地界,暂时离开常住地但不改变定居地点的人口的暂时性流动。

流动与迁移是有区别的。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虽然都是进行空间上的位移,但迁移是永久变更居住地的一种活动。

而流动却是短期的往复的不导致当事人改变定居地点。

衡量人口流动的基本尺度是流动涉及的空间及其持续的时间。

在空间尺度上,可按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际、县际、乡际三级人口流动形式;可按农村、城市两大居住地区划分为以城市和农村为流动目的的各种流向的人口流动以及城市的通勒式或钟摆式的人口流动;按不同的地区界限划分为国内流动和国际流动。在时间尺度上,可按人口流动的出行规律分为:(1)长期人口流动,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而寄居在外地,户口仍留在原地。

(2)暂时性人口流动:离开户口原登记地一天以上一年以下而寄居在外地,户口仍留在原地。(3)周期性人口流动,有规律地定期地往返于户口登记地和寄居地之间。

(4)往返性人口流动,早出晚归,不在外过夜的人口流动。另外,根据人口流动的原因和目的可分为:公务性人口流动、征调性人口流动、经济性人口流动、文化性人口流动、政治性人口流动、义务性人口流动、探亲性人口流动。

对人口流动的划分还可根据流动的功能、当事人与流动目的的认同程度等多种指标衡量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一个社会现象。

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义务、活动、物品等在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从个人与群体的角度来观察,一方面是与常住地联系在一起的归属、义务、权利和物品,另一方面是常住地以外存在的各种活动、机会、物品。由此导致了人口由常住地向满足各种需求的地点移动。

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潮”“打工族”等形式的人口流动。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生产的发展,人口流动的规模会越来越大,类型也将不断变化。在传统社会中,人口流动数量很小,只限于社会交往、采集食物、宗教活动等。

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经济活动和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流动迅速增长,类型大大丰富,人口流动结构也开始出现分化。其规模对未充分发达的城市和交通住宿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到生产力极大发展以后,由于交通条件的便利与完善,人口流动将取代迁移的部分功能,使人口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流动的原因将偏重于经济和娱乐成分。

在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体制改革促使经济空前活跃,由此而引起了城乡人口大规模的流动,这一切都将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982年常住本地一年以上,户口在外地的人口有6364518人,而人住本地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人口有210322人。这说明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外地常住一年以上的长期流动人口有650万人以上,其中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的长期流动人口分别为13万人、10万人和20万人以上,其他长期流动人口较多的省份有:黑江为54万人以上,河南省43万人以上,江苏、广东、安徽、河北等省的长期流动人口在30万以上。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国营交通运输的客运量的变化可以观察人口流动的概况和趋势,1985年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流动人口总数为56.7亿人次以上,较1949年客运量增长41倍多,其中:铁路客运量从10.297万人次增加到110万、112万人次,增长了9.9倍,公路客运量从1809万人次增加到427233万人次,增长了235.2倍;水运从1562万人次增加到27002万人次,增长了16.3倍;民用航空从27万人次增加到了747万人次,增长26.7倍。

人口在地域间流动的结果,影响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从而也改变了劳动力的地域分布。合理的人口流动可以使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有利于专业对口,人尽其财,有利于技术传播与经验交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有计划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疏导和保证劳动力人口与各类人才在部门间的流动,将有利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口流动的研究,对于制定有关经济政策也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上一篇:户籍人口 下一篇:新编社会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