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暗示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53:10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604页(854字)

【释文】:

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暗示多采用语言的形式,但也可以用手势或其它暗号来进行。暗示可以来自别人,也可以来自自己。

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方面都能够受到暗示的影响。

在医学上有时用暗示来治疗某些疾病用以加强治疗的效果。

暗示是社会影响主要形式之一,它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实现的。

在心理学中对暗示现象的研究最初是和医学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而在社会心理学当中,主要研究社会环境(群体和他人)对人的影响,即所谓“社会暗示”。在心理学史上,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着作是德国学者施密根斯1892年写成的《暗示心理学》。

1903年,俄国心理学家别赫捷列夫在《暗示及其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社会暗示”一词。法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塔尔德通过对犯罪行为的研究,揭示了暗示在违法行为的发生和传播中的影响。其后又经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罗斯等人的进一步研究,暗示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传统课题。

暗示在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暗示的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从刺激方面看,第一,暗示者的权威是一个重要条件即权威高的人的思想行为极易引起权威低的人模仿。第二,刺激的反复与持久是一个重要条件。偶尔与暂时的刺激可能无人注意,不会引起反应或模仿。而反复与持久的刺激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模仿。第三,有的放矢地发出刺激比无的放矢的发出刺激更能得到反应和模仿。

从反应方面看,模仿者的心理状态如何是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刺激与模仿者的心理状态没有冲突,那么这种刺激可能发生暗示作用;如果刺激与模仿者的心理状态相适应,那么这种刺激更能发生暗示作用。

暗示一般分为四类: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反向暗示。

上一篇:大同社会 下一篇:新编社会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