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

书籍:现代农村经济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9:56:20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农村经济辞典》第103页(513字)

指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的形式。

私有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金属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结果,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形式,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所代替。在单个家庭的经营中,生产工具和产品也归家庭所有,继而原来属于公有而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的耕地逐渐演变为私人所有,由此引起了私有制的产生;(2)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原始社会最早出现的经常性交换,是在部落与部落之间,由部落首领代表氏族公社来进行的。交换的东西是公共财产。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部落首领逐渐把公共财产当作私人财产来支配。后来,交换逐渐渗入公社内部,公社各成员间也开始把归个人所有的剩余产品,当作私有财产来交换。

同时,交换中产生了货币。而货币的出现又加速了私有经济的发展。私有制产生的初期,是牲畜、生产工具和剩余产品变为私有财产,后来归公社所有的土地也逐渐变为私人所有。私有制是产生剥削和阶级的根源。

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原始公社制度的全面崩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