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饥饿症
书籍:新编财政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23:14:0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财政大辞典》第599页(611字)
亦称“投资饥渴症”。
是现存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指从企业、事业单位到部门或地方的各级机械都不顾一切争抢投资、争上项目,这种极度渴求几乎总得不到满足,就象“生物有机体内无法遏制,持续不断地冲动起来的基本需要”——“自然本能”,故称投资饥饿症。在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没有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不想得到投资或更多的投资。
投资饥渴是长期普遍的现象。
其特点是:(1)投资的供求矛盾、投资计划、投资品供应紧张。(2)企业或事业单位都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投资,为了争到有限的资金和物资,他们通常采取保护性膨胀,低估预期投资费用——钓鱼工程,强制替代等对策。(3)部门或地方各级机构具有双重身分,对下级,它们是投资分配者;对上级,它们是投资要求者。它们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作为投资要求者的分配者同时也是某部门、行业、系统或地区利益的代表者,它们同自己的下级一起,一致对上,争投资。
投资饥饿症产生的原因:(1)扩张驱动,又称扩张冲动,是指驱使社会主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不断进行投资或积累的内在动因。(2)预算约束软化。资本主义企业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必须量入为出;而社会主义企业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即使发生亏损,企业总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投资。
(3)父爱主义。指国家对企业既束缚又保护,企业对国家是依赖、依附。
这是造成投资饥饿症制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