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764页(1111字)
【介绍】:
1892年生,四川开县人。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学习。1913年参加四川讨袁军。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
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战争中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被誉为川中名将。1926年12月参与领导发动泸顺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1928年赴苏联入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曾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军事问题补充报告。
1930年夏毕业回国。历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1935年1月出席遵义会议。
先后指挥强渡乌江、占领遵义、渡过金沙江、飞渡大渡河诸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组织部队参加百团大战,取得辉煌成果。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等职。
1945年9月,指挥了上党战役,重创敌军,首开解放战争歼灭战记录。以后先后组织了平江、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亘诸役,歼灭了国民党大量有生力量。
1947年6月与邓小平一起率12万大军南渡黄河。
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在鲁西南战役中,采取“各个击破”等方针,歼敌数万。1948年冬,同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一起,指挥了着名的淮海战役。
1949年4月,同邓小平率部协同第三野战军强渡长江天险,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及江南广大地区。后又指挥了第二野战军解放了西南诸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病逝。作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他倡导学习先进军事科学,推进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中级军事指挥人才。对军事理论卓有研究,出版有《刘伯承军事文选》等着作,充分体现了他的作战谋略和指导艺术,已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推动当代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