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 回复 回答 答话 对答 答对 答

书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14:55:03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82页(1054字)

答复dáfu 回复huífù 回答huídá198 答话dáhuà 对答duìdá110 答对dáduì110答dá198

动词。

表示对别人的话语回应以话语。

“答复”用于文字上的或口说的话语回应形式,有郑重的态度色彩,多在外交或正式交往关系中使用。例如:“以上二项要求南京反动政府给予答复”(《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但来信没有地址,无法答复,只得在这里说几句”(鲁迅:《三闲集》)。

“回复”只用于文字回应形式,含有“写回信”的意味。例如:“这期间,稚凤给他的信是不少的,然而他一个字也没有回复”(刘心武:《醒来吧,弟弟》);“收到此信,请即回复”。

“回答”含有“对问话作回应”的意味,多用于口说的回应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普遍。

例如:“他在哪里呢?他自己也不能正确回答出”(老舍:《骆驼样子》);“领队同志介绍说,她是某车站的售票员,表演项目是流利回答全国任何一个大站的里程与票价”;“‘听见了,’大臣们哆嗦着回答”(《叶圣陶选集》);“方书记微笑着等候我们回答”(黎汝清:《海岛女民兵》)。

“答话”和“对答”也含有“对问话作回应”的意味,但是只用于口说的而非文字上的回应形式。“答话”强调说出话来回应别人,多出现在否定式的说法中;“对答”则强调和别人应对,常出现在和“如流”组合的固定词组中。例如:“人家问你两遍,你怎么不答话呢”,“老张刚要答话,一个姑娘伸过一只瓶子,他又赶忙应付买油的了”(浩然:《艳阳天》,第一卷);“孙若西一时找不上话对答,沉吟一霎”(冯德英:《迎春花》);“院长问了不少问题,那青年毫不胆怯,对答如流”。

“答对”是“对答”的等义词,较少用。

“答”和“答话”、“答对”的意思较为一致,除用于口头上回应别人的问话外,还常用于书面上回应试题或一般问题;是文言词,但已可在口语中使用,出现于有文言词配合的语句时则有书面语色彩。

例如:“那个女人没答她,丢下烟袋就去呕吐”(《萧红选集》);“‘对,答得对!’水山满意地赞许道”(冯德英:《迎春花》);“能否国庆节前动身来沪,请速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