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 聚集 聚拢 聚合 集聚 凑合 会合 汇合 会集(汇集, 荟集) 会聚(汇聚) 聚 麇集 凑

书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15:45:04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211页(1949字)

集合jíhé75聚集jùjí 聚拢jùlǒng 聚合jùhé 集聚jíjù 凑合còuhe227 会合huìhé 汇合huìhé 会集(汇集, 荟集)huìjí 会聚(汇聚)huìjù 聚jù 麇集qúnjí 凑còu

动词。

表示若干分散的人或物拢在一起。

“集合”含有“分散的人或物合为一个整体”的意味。例如:“那你们上下道手令,要他们到县衙门坪里集合”(周立波编选:《散文特写选》);“人民的力量集合一起,就能发挥出比大禹还强百倍的神力”(杨朔:《海市》);“他烂熟唐人的,往往取各家的佳句集合成诗,据说‘有陶柴桑(渊明)、韦苏州风味’”(《随笔》,1979,2)。

“聚集”“聚拢”“聚合”都强调由分散转为集中的状态。

“聚集”较适用于人的集中,有时也可用于事物,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我们聚集在殿前,凭栏远眺”(杨朔:《雪浪花》);“仿佛黄河奔腾万里的力气一齐聚集在他的胸膛,又从他的号音中喷射出去”(周立波编选:《散文特写选》)。

“聚拢”含有“分散的人或物互相接近而集中”的意味,适用于走动的人或运动的东西。例如:“男人们和女人们收拾完家具,向中间的大场聚拢起来”(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浓烟在空中聚拢”(周立波编选:《散文特写选》);“他的背影消失以后,那些女人和货车又开始聚拢来”(巴金:《马赛的夜》)。“聚合”含有“结合起来”的意味,所指的“合在一起”在程度上比“聚集”“聚拢”高,却没有“集合”的整齐性或组织性;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各处运来的鹅卵石聚合成小山似的一大堆”;“它孕育着、聚合着神秘的内力,准备着下一次更残酷的报复”(《小说月报》,1982,1)

“集聚”是“聚集”的等义词,较少用。

“凑合”含有“较随便或较自由地合在一起”的意味;是口语用词,带口语色彩。例如:“下课以后同学们都凑合在一起练习唱歌”。

“会合”“汇合”“会集”“会聚”,都强调分散的人或物从各方碰到一起,互相接近。“会合”还强调彼此结合,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例如:“他们从胶东海滨、从冀中平原……会合到这水利工地上来”(碧野:《月亮湖》);“这数不尽的人群会合成一条急流,直象黄河之水天上来,浩浩荡荡涌向天安门”(杨朔:《海市》)。“汇合”本用于水流,比喻地使用时有形象色彩。

例如:“各种声响汇合一起,组成了一支水乡晨曲”(《小说月报》,1982,1);“这种种的爱,汇合在一起就更深沉了”(《收获》,1982,5)。“会集”突出集中的状态,多用于事物,有时也指人。例如:“我们这座新兴城市,……会集了不同的乡土民情,融为新的一体”(碧野:《月亮湖》);“全村的老老少少,流水似的会集到哨所”(《杨朔散文选》);“各地的风景图片都汇集在他的抽屉里”;“又翻类书,荟集古逸书数种”(鲁迅:《书信·许寿裳·二》)。“会聚”强调拢为一体或一群。例如:“这是个群英会,各地的英才会聚一堂,交流心得,讨论重要的学术问题”;“温泉出身朱砂,有时可以从水中捧出它的本色,但它汇聚成潭,特别在游泳池里,却好象是翠玉色的”(菡子:《黄山小记》)。

“聚”和“聚合”意思一致,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寒带、温带和热带的动物竟聚于一园”;“这样聚在一起来喝酒,算得是今日良辰宴会”(《小说月报》,1982,1);“同组的那帮人……偏都不进院,篱笆墙外聚了一堆,远远地站着看乐子”(同上刊,1982,2)。

“麇集”强调合为一群;有以成群的獐走拢在一起来作比喻的形象色彩;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浓厚。

例如:“麇集在码头的敌人,一时弄不清楚,这突然飞来的子弹是从什么地方打来的”(孙景瑞:《不息的浪潮》);“西山上县大队的机枪又猛烈地叫开了,子弹都打在麇集的敌群里”。

“凑”和“聚集”意思一致;是口语用词,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他俩凑到一块,划了十几根火柴都被扑灭了”(《十月》,1982,2);“大伙身上带的钱凑在一起,大概有十多二十块,都给了小范”。

“凑”在表示移近的意思时(如说:“往他那边凑”),和本组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