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38:0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08页(725字)

与现代教育相联系,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对社会而言,终身教育的理想是能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个人而言,终身教育是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创造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新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生产,一次职业训练已不能保证一生的享用,迫使人们要重新接受训练,不断受教育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法国着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讨论了他的提案,终身教育开始成为国际教育会议的主题。郎格朗认为,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终身教育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将学校教育加以改造并纳入终身教育之中;终身教育也不是成人教育,但包括成人教育,其涵义更为广泛。

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它包括各种年龄(如童年、青少年、中老年)与各种形式的教育(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与终身教育相联系的回归教育思想。它认为教育不仅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进行,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结构应当是开放的、灵活的,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人们,仍可根据需要回到学校再受教育。

终身教育和回归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终身教育的提出,回答了现代社会的挑战,人们要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发展,就要不断接受训练;面对职业流动,也要不断接受训练。终身教育也使教育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学校正规教育,学校从一元变为多元。

函授学校、广播学校、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等教育机构大量涌现。终身教育所重视的不在于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而在于人们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