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孔子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0:47:5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3页(3413字)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避难迁居鲁国,家道衰落,故他幼年时生活贫贱。及长,做过“委吏”(管理粮库)和“乘田”(管畜牧)一类的小吏。15岁时即有志于学,但学无常师,相传曾入周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中年起,忧患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社会动乱的现实,授徒讲学,宣传自己的主张,并积极入世,从事政治活动。

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空,年约50,升司寇,摄行相职。仅3个月,终因与鲁君政见不合而弃官离鲁,率弟子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终不见用。

晚年自卫返鲁,潜心整理文献,致力教育事业,乐此不疲,终其一生。相传他曾删《》、《书》,定《礼》、《乐》,为《易》作传,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春秋》,以此“六艺”教授门徒。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为实行“仁”这一孔子最高的道德原则和标准,孔子重视周礼,把“礼”作为社会伦理规范和个人行为的仪则,力主“克己复礼为仁”,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孔子盛赞“郁郁乎文哉”的西周制度,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子路》)。孔子的天道观基本上是维护殷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和天命鬼神观念,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提倡“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宣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但又对天命鬼神持怀疑态度,强调“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且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表现了他在天道观上的矛盾。孔子的认识论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宣扬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另一方面又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指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薄税敛”,“省刑罚”,“使民以时”,“博施济众”,提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但对于“犯上作乱”者,则不应姑息,而要“纠之以猛”(《左传·昭公二十年》)。

孔子是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大师之一。从教四十余载,培养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经他整理和传授的六经,自西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被历代封建王朝定为各类学校必读教材,并成为封建文化的核心。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有许多见解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在教育目的方面,他为当时统治者提出了培养“仁人”、“君子”和“士”不同层次和规格的目标,以造就社会所需要的贤才。从这一目的出发,进而提倡“学而优则仕”,对打破贵族世袭制度尤具有积极意义。

在教育作用方面,他提出的“为政以德”和“庶富教”等思想,充分肯定了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巨大影响,把教育工作视为“安邦治国”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他还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与完善也具有巨大影响。他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朴素唯物主义命题,肯定了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似的,个性差异则是后天习染的结果。在教育对象方面,他不仅提出了“有教无类”(《卫灵公》)的口号,而且还提出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的招生条件。

这表明,在什么人可以入学受教育的问题上,他是主张不受族类、地域和等级限制的。事实上也正是这样。

在孔子的私学中,纯属贵族出身的寥寥无几,各种出身的人都有,并且来自各个侯国。可以说,他创办的私学扩大了招生范围,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框框,适应了“文化下移”的要求,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在教育内容方面,从古籍记载看,大体有“四教”、“四科”、“六艺”、“六经”几种说法。但总的精神是重视德育和典章文化的学习,服从于培养未来官吏的教育目的。同时,他轻视生产劳动经验和技能。这些主张都是有局限的。

在德育方面,他极重视德育,把德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位,主张“据于德”、“游于艺”(《论语·述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把“仁”视为德育内容的核心,强调“仁”与“礼”结合,互为表里,反映了时代的精神。

尤其是在具体修养方法方面,他提出的立志有恒、安仁乐道、慎言敏行、内省外察、严于律己、改过迁善、以友辅仁等等,基本上符合知、情、意、行德育过程的规律,有许多合理因素和可取之处。在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他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总结了一整套经验,并初步上升为理论。

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他首先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的教学态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强不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高度负责,对学生无隐无私。

其次,他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把握好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注意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他还认为,实行启发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闻一知二”,乃至“闻一知十”。

也就是说,贵在培养能力,不是形式主义。

再次,他强调因材施教。其基本主张和做法是:深入了解学生,熟知每个人的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做到有针对性;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并能知人善举。

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他同样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虚心笃实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二是学与问结合,提倡多闻多问,“不耻下问”,把问看做是善学的表现。

三是学与思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但学与思的关系,应以学为基础。四是主张学与习结合,提倡“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

“习”的含义有两种,除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和巩固外,还包括对道德观念的身体力行。总之,孔子一生怀着探求真理,作育人才的愿望,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献给了文化教育事业。

他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思想,已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珍贵遗产。认真研究和总结其教育思想,科学地对待这份珍贵的遗产,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对发展我国教育科学和从事教育工作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同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结论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同上)。

只要平均分配,国家就不会贫穷,国家间和平共处,人力就不会匮乏,能得到上下相安,国家便不致覆亡。二是孔子在与弟子自言其志时所提出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三大愿望。三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上所坚持的“周急不继富”(《雍也》)的原则。

“周急”是周济穷人之所急;“继富”是给富人锦上添花。

孔子这三方面的思想散见在《论语》一书中。虽然,这些思想只能说是含有大同思想因素,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它表达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善良的政治愿望。

特别是“均无贫”思想,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外,见于《礼记·礼运篇》的“大同”思想,正是托名孔子所表达出来的。

几千年来,许多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用不同的语言阐明“大同”思想,近代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无不受其深刻影响,直至今天,人们还直接加以援引,作为人们反对私有制,追求理想社会的奋斗目标。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经后世儒者加工改造与阐释弘扬,逐渐形成为一套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学说,备受历代帝王推崇,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的正统。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潜在的道德意识、精神活动、思维模式乃至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具有约束与规范的力量。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被历代统治者加上了各种谥号,其学说久已远播海外,对日本、韩国、越南等东方国家的影响尤为卓着。

其言论见于《论语》。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在今山东曲阜城北门外“孔林”,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生平见《史记·孔子世家》。

上一篇:史墨 下一篇:孔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