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孟子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0:50:2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4页(3009字)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①人名。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着名的儒学大师。名轲,字子舆。

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没落为士。家境清贫,幼年丧父,“被慈母三迁之教”而勤奋学习,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曾为齐宣王客卿。孟子生当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之时,为“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他四处周游,极力宣扬其主张,而各国诸侯认为他的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终不采用。孟子的思想源于孔子,他是孔子学说的自觉的继承者。

他接受并发展了子思的思想,从而创立了思孟学派。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他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仁政”,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反对诸侯征伐的“霸道”行径。他认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孟子·离娄上》)要求统治者“省刑罚,薄税敛”,“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只有“施仁政于民”的国君才能无敌于天下。“仁政”的实施有赖于“制民之产”,使百姓拥有一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产业,“黎民不饥不寒”才能向善,才能接受“孝悌忠信”的教育。

(《孟子·梁惠王上》)在政治上,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认为民心向背关乎国家政权的安危,统治者应在重民的前提下考虑执政方略。

从这一具有民本主义色彩的思想出发,孟子认为,对暴君可以群起而诛之,诛杀不仁不义的暴君是“诛一夫”,而非“弑君”。为使“仁政”得以实施,孟子极力主张“法先王”,提出“尚贤”的主张,而“尚贤”的最高形式是“禅让”,即效法,把君位让给贤人。

在哲学上,孟子提出“性善论”。

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人皆有,与生俱来的四种善端,犹如人体的四肢,并把这“四端”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只有保持和发扬人性中固有的善端,则人皆可以为尧舜。在思想意识上,孟子主“诚”和“尽心”,强调“反求诸己”。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认为探索人自身的内心世界即可完成认识,“反求诸己”即可“尽心”,“知性”,“知天”,达到人生修养的完美境界。与此同时,孟子也强调后天教育与生活环境的影响与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主张“天才论”,认为世上有“不虑而知”的“良知”,“不学而知”的“良能”。“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孟子·万章下》)。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孟子·公孙丑下》)。孟子相信“天命”,认为“天”是不可抗拒的,“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他还从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他倡言的“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说,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颇有影响。晚年一面教授生徒,一面着书立说,把“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在教育思想方面,以“性善论”作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能在此基础上扩而充之,便形成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观念。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又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他还认为,人虽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但由于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引诱,会逐渐减少或完全丧失,从而由善而变恶。因此,教育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固有善性未丧失的情况下,通过教育加以“存养”、“扩充”,使之发扬光大。二是在固有善性已丧失的情况下,通过教育加以“自反”、“求诸己”,使之恢复原状。正如他所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里的“求放心”,即是追回已失去的善性。关于教育的目的,他从所处的时代出发,在孔子“正名定分”思想的基础上,概括为“明人伦”三个字。所谓“明人伦”,就是要求人们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不违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所以他说:“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即在上位的统治阶级如能遵守人伦关系所确定的道德准则,就会缓和其内部矛盾,有利于巩固宗法统治;在下层的小民如能遵守这些道德准则,就能相亲相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行为。关于道德教育,他继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求诸己”、“知耻”、“过则勿惮改”,以及“杀身成仁”等思想,并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

首先,存心寡欲。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所以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存养和扩充这些善端,即所谓“存心”。但人生下来以后又必然受到外界事物的引诱,成为存养与扩充善端的障碍,这就需要减少欲望,即所谓“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次,反求诸己。关于教学主张,他在教师施教与学生获知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

一是因材施教。

他认为,人虽具有同样的善性,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和自我修养的不同,于是在品德及才能方面产生了个别差异。因此,施教者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谓之“教亦多数”。二是循序渐进。三是自动自得。

即学生获得知识,主要是靠自己刻苦钻研。

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四是持之以恒。有关教育的言论皆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通过行王道、施仁政,实现制民之产,即实行井田制,并辅之以道德教化来实现的。他设想实行井田制,给每个农户五亩之宅与百亩之田。有了这样的物质条件,再给人民以适当的文化道德教育,提高精神境界,一个尊老爱幼、先公后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社会风尚便蔚然而成,也能达到他所描绘的“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梁惠王上》)的目标。孟子关于井田制的构思,实则是一个无从兑现的乌托邦。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首创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影响中国社会两千余年的孔孟之道的基础。他的“仁政”思想,对历代封建专制政权的调整与巩固起了积极作用。孟子有“亚圣”之称。宋朝时,被封为“邹国公”。

元朝时,被封为“邹国亚圣公”。《史记》卷七十四有传。②书名儒家经典。战国孟轲撰。七篇。清末李光明庄刻本。

汉书·艺文志》着录为十一篇,今存七篇,后人增补七篇。相传另有“外书”四篇,已佚。

此书记载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南宋朱熹,将此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与《五经》并列。注释本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四书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今流传有杨伯峻撰《孟子译注》1962年北京中华书局铅印本。

翟廷晋撰《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1992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铅印本。(盛广智、王敏杰、何文格、丁世良)

上一篇:田骈 下一篇:诸子百家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