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34页(3919字)
【生卒】:约前313—约前238
【介绍】:
①人名。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大师。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朝时,为避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年五十,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宫讲学,三为祭酒,李斯、韩非皆为门下弟子。
曾入秦考察,晤见秦昭王和秦相范睢。又入赵,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兵法。
后赴楚,被春申君任为兰陵(山东苍山兰陵镇)令。春申君去世后,荀子退居兰陵,废官着书而卒。着有《荀子》,现存32篇,其中《大略》等最后六篇,或系门人弟子所记。荀子从儒家立场出发,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把古代唯物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成为先秦时代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和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继承了儒家的“礼治”思想,主张“隆礼”、“重法”、“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荀子·成相》)。
认为只有“礼”、“法”结合,才能达到“天下为一”的目标,巩固中央集权制。他“吸取了法治的新精神,改造了礼治的旧观念”。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孟的“德治”、“仁政”思想,提倡“节用裕民”(《荀子·富国》),“平政爱民”(《荀子·王制》),力主“田野什一”,“相地而衰征”(《荀子·王制》)。荀子沿袭儒家的重民、爱民思想,指出“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认为背离爱民、利民原则而谋求安乐的君主是“狂生”。荀子对人民力量的伟大有所认识,指出“马舆骇,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
适应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荀子提出“法后王”的历史观,主张效法文、武、周公。
他赞扬秦:“威,强乎汤武;广,大乎禹舜”(《荀子·疆国》)。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倡言唯物主义的天道观。他接受了道家的自然观并进一步发展了它,认为天无意志,天的运行变化与世上治乱兴衰没有关系,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基于对天的上述认识,荀子进而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于应时而使之?固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天论》)。
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命题,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
人通过“天官”(感知器官)感知外部事物,再经“天君”(心)运思,进入“征知”活动,就完成了一次认识过程。荀子否认“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强调“学而知之”,指出“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认为“行”更为重要,“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荀子是性恶论者。
他认为人皆“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骨体肤里好愉逸”,“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因而“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要使人改掉与生俱来的“恶”,必须“化性起伪”,依靠教化与法治相结合的手段,“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荀子的治乱观和政治观,比较强调人的因素,认为“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荀子·君道》)荀子坚持儒家“正名”说,强调上下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制名以指实”的观点,指出“名”必待“约定俗成”,且应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
荀子对中国古代名学的建立和古典逻辑理论的丰富作出了重要贡献。荀子的文学思想重质尚用,反对华而不实,要求文学为社会政治服务。
《荀子·赋篇》对汉赋兴起有一定影响。
荀子对孔孟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改造,其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他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这在教育学上具有重大意义。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他根据这一“顺是”而“恶”的理由,得出结论曰:“用(以)此观之,然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字,他本人解释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即人为努力的意思。这一论断在教育论上具有重大意义,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关于教育的目的,他从“礼治”兼“法治”的政治思想出发,提出要推行“礼”、“法”,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培养“卿相士大夫”的后备军。这种人,是“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的“能贤”之士。关于教育的内容,是与他的教育目的一致的。
他强调读经,但重点是放在“礼”上。他不仅主张“终乎读礼”,而且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这里所说的“礼”,已不完全是旧“礼”,而是“治辨之极”、“强国之本”、“威行之道”、“功名之总”。很显然,他把“礼”与“法”结合起来,赋予“礼”以“法”的新内容,使之成为治国的最高准则,国家强盛的根本。
关于道德教育,他从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伦理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是“群居和一之道”。他非常重视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德行,形成理想的完美人格。
其要求是:权利的威胁利诱所不能动荡,人多势众所不能改变,终身由之,至死不变。这种完美人格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习、思考和自我修养的途径。关于教学思想,提出了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这一教学认识过程,比较正确地揭示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以及知与行的关系。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有见地、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他指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重要地是付诸应用。他说:“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因此要求学者不可只“入乎耳,出乎口”,而应“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他还主张学者求知必须专一不二。
因为客观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可能以有限之生年去求遍无限之“物理”。他说:“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君子不与。”主张学习要专一不二,“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通乎神明,参于天地”。他还特别提倡除蔽去塞的思考方法。指出:“凡人之害,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要求学者思想方法应避免片面性,做到“兼权”,全面仔细地考虑问题。关于教师问题,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法制的存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故极力提倡尊师,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的同等地位。
他还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具体标准有四: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
只有具备这四个条件,才“可以为师”。荀子的无神论思想不仅作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更为后代无神论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破除了笼罩在自然的物质的“天”上的神秘说教,恢复了天的自然性质,并承认自然的天有它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
他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天论》)的观点,说明天是没有意志的,他不能干预人事并决定人间的吉凶祸福。相反,主张人却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同上),肯定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他从天人关系上冲破了天命神学的禁锢,否定了天是人间主宰的神学妄说。
在形神关系上,他最早提出了“形具而神生”(同上)的无神论命题,表明精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为后代批判神不灭论及人死为鬼的有神论思想提供了思想武器。此外,荀子也反对“营巫祝,信机祥”(《史记·荀卿列传》)以及相术等世俗迷信。
后代的无神论者,如王充、桓谭、范缜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都从荀子这里得到深刻的启示。
其着作有《荀子》传世。
《史记》中有《荀卿列传》。②书名。
荀子的思想及学术论着。《汉书·艺文志》着录《孙卿子》33篇。
刘向《孙卿新书叙录》定为32篇。今本《荀子》,为唐杨惊依据刘向辑本重新编排的,称《荀卿子》。书中论着,广泛反映了荀子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教育思想及逻辑思想,以及在思想学术领域里取得的成就。从中可见,他继承并发展了先秦的哲学思想,对诸子之学,亦有所批判与总结。
《天论》中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并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天道观,显示出摒弃天命神学的无神论思想。《解蔽》、《正名》则提出排斥主观片面性、客观地观察事物的思想方法和逻辑方法。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反,于《性恶》篇中提出了“性恶”说,其核心在于通过“化性而起伪”的途径,以期实现人性的改造。
《劝学》是重要的教育论着。《议兵》是陈述军事思想的论着。此外,《礼论》、《王制》、《王霸》及《富国》等篇,则较集中阐述其社会政治思想,提出“隆礼”及“重法”的观点,以法治精神,改造礼治的观念。其中《成相》及《赋篇》为具有文学性的政论和喻理着作。此书,在先秦诸子着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书中各篇,并非全出自荀子所作。如《君子》、《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及《尧问》等,当出自其弟子之手。《仲尼》亦系后人所作。除杨惊《荀子注》外,清王先谦有《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有《荀子简释》。
(盛广智、王敏杰、傅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