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说疑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2:28:1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392页(668字)

韩非子》中的篇名。

本篇论述君主对于各种可疑行径的识别。本篇首先指出,赏罚得当并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为赏罚并不能“生功止过”。韩非提出,“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为了达到禁其心的目的,就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法令,“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做到“境内日见法”的程度,这样来治理国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了。

为了说明君主对于臣下的各种难于辨认的迷惑不解的行径要善于识别的问题,本篇对60个历史人物和若干历史事件进行了评述。在评述中,韩非赞扬了一些维护君权的臣下,也抨击了一批弄奸篡权的臣子。

总结这些历史经验,韩非指出“往世之主,有得人而身安国存者,有得人而身亡危国者。得人之名一也,而利害相千万也,故人主不可不慎也”。得到贤才,可以身安国存,得到奸佞则身亡国危,显而易见,君主的用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篇举出许由、颠颉、务光等贤人,认为他们都是“上见利不喜、下临难不恐,或与之天下而不取”的人物,然却不为君主重视,未受到任用。有些贤臣,如关逢、比干、申胥等,却被君主杀死。还有一些乱臣,如田常、子罕、白公等,君主却不能识别他们的面目。

凡此种种,都说明君主用人之难。本篇主张,圣明的君主应当掌握“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原则,大胆地任用贤才。本篇还指出“人臣有五奸,而主不知也”。

对于这五奸,明主会加以怀疑,圣主会加以禁止。

本篇最后还举出四种僭越等级名分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只有破除掉这些现象,才能做到“上无意、下无怪”,即君主没有顾虑,臣下的行为没有可疑之事。

上一篇:饬令 下一篇:诸子百家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