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礼乐,德之则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3:16:2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533页(469字)

礼和乐乃是道德的准绳。

这里阐述了儒家关于礼乐和道德的关系。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由于楚国积极准备称霸中原,把宋国作为一个跳板,于鲁僖公二十七年(前633年)发兵围宋。

晋国统治集团决心遏止楚北上,决定借机“取威定霸”。于是“作三军、谋元帅”。晋大夫赵衰推荐郤縠作中军元帅,认为郤縠“说礼乐而敦书”,并进而发挥说:“礼乐德之则也”。

所谓“则”,即规矩准绳的意思。任何时代的道德标准都有其时代和阶级的特点。

中国奴隶制、封建制社会里也是如此。

反映阶级差别,维护等级从属制度的观念渗透到各个领域,当然也一定成为道德规范的内含。因而,礼便成为道德规范的核心或准则。礼约束着人们的思想言行,成为是非善恶的准则。

孔子对礼作了淋漓尽至的发挥。他教育弟子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儒家认为,礼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应该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孔子强调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就因为作为道德准则的礼是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