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3:17:0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536页(498字)

国家的兴盛,都是由于把民众看作受伤者,而不加以惊动,这是国家的福德的表现。

这是一个关于民本思想和德政思想的命题。语出(《左传·哀公元年》)。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国军队攻入楚国。

楚人召见陈怀公,陈怀公召集大夫们征询对吴楚的对策。

大夫对吴、楚的现状以及未来兴亡进行讨论。大夫逢滑提出着名的论断。

即“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然后分析“楚虽无德,亦不艾杀其民”,而吴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

从而预断吴必败。

同年记事,楚大夫子西也断言吴王夫差“欢乐是务,视民如雠”,是“先自败也”,吴终为越所灭。“视民如伤”,体现了德政思想。《左传·襄公七年》有“恤民为德”的论断。

《尚书》中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大禹谟》)的论断。“恤民”、“养民”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视民如伤”,正是将民作为国家的基础,即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视民如伤”正是为了固“本”,“本固”国家才得以安宁。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五十二章》),也有“养民”的意思。在这一点上,儒家道家有相通之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