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良知本寂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3:57:4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660页(485字)

聂豹对于良知的一种解释。

意谓良知本是寂然不动的。语出《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双江论学书》。聂豹最早时笃信王守仁的学说,其经历也有与王守仁相似之处。但在“致良知”的途径上,提出了与王守仁相异的“归寂”说。

王认为“道无分于动静”、“心事合一”、“未发即在已发之中”,而聂豹主张外“事”以求“心”、舍“动”以求“静”、离“已发”而求“未发”。也就是主张致良知不是如王守仁说的“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而是直接去体认那处于“寂然不动”状态的良知。

这就是所谓的“归寂”说。为了使“归寂”说有理论根据,聂豹提出“良知本寂”的观点。他说:“良知本寂,感于物而后有知;知其发也,不可遂以知发为良知而忘其发之所自也”。文中的“发”为“用”之意。“良知”是本体,“发”是良知之“用”。良知本是寂然不动的,感于物而后动,“知”是良知感物而动的结果。

若要认识良知,不能仅认识良知的一些外在表现而忽视它的本体。“良知本寂”,“归寂”就是“求寂于心”,而不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聂豹这一理论与王守仁相异,被“同门”斥为“禅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