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0:39:5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797页(552字)

韩非关于政治活动的一个基本分析。

出自《韩非子·难势》:“世之治者不绝于中,吾所以为言势者,中也。中者,上不及,而下亦不为桀、纣。”“中”是相对于“贤”和“不肖”而言的。在《八经》篇中,韩非提出:“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在《五蠹》中,韩非也指出,贤人和贞信之士,在一国之内,连十个也不会达到,而国家却需要几百人的官吏。如果一定要用贤人来治国,那必然会使官吏不足,从而造成“治者寡而乱者众矣”。

由此可知,韩非所谓的“中”,既包括了“中主”,也包括了“中臣”。韩非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发现,像尧舜那样的圣贤和像桀纣那样的奸雄,在历史上“千世而一出”,社会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由那些平平常常的“中人”来治理的,这就是“所谓”世之治者,不绝于中”。因此,为了确保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设计出一套能够“使中手御之”的“良固车”,才是最迫切、最适用的。提出“中人”政治的思想,是韩非政治理论的一个特色。但是,提出“中人”政治并不等于提倡“中人”政治,因为君不必贤、臣不必贤与君不可贤、臣不可贤是有根本区别的,虽然韩非谈到过“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但如果由此而推论出他认为巧匠守规矩尺寸反而不如拙匠守之为好,那将是荒谬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