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荀子教育思想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37:0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71页(2825字)

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杰出人物。

他融合了儒、墨、道、法四家思想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唯物论思想因素,批判了子思、孟子的唯心论思想倾向。关于教育的作用,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主张。他与孟子相反,主张性恶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有“好利”、“疾恶”和“耳目之欲”,如任其自然发展,必将导至“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荀子·性恶》)。因此,人性的本然状态是恶的。

他认为人的礼义等一切道德意识,都不是人性中先天所固有的,而是后天把人性改造而成的。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乃在于“化性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同人的天赋罪恶倾向进行斗争,使之树立起道德观念,成为明礼知义的人。他说:“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当权者务须“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导之也”(《荀子·性恶》)。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荀子的心目中初为士或君子,终为圣人。实际上即是所谓的儒者。

他称:“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荀子·不苟》)。可见,荀子所要培养的儒者,即是具有封建礼义道德修养,能为地主阶级专政服务的人才。关于教育内容,荀子提出了“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的主张。

(《荀子·劝学》)所谓“始乎诵经”,即从研习《》、《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开始。所谓“终乎读礼”,即最终的目的在于学习“礼”。他继承了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观点,并吸收了法家的思想加以发展,十分强调礼的学习。他所讲的“礼”的学习,其中已包括学习“法”。

他说:“学也者,礼法也。”(《荀子·修身》)因为“国之命在礼”。(《荀子·天论》)“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臣》)他说:“学至于行止矣。”(《荀子·儒教》)“行”什么?他回答:“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荀子·大略》)在德育方面,荀子提出了崇礼尚义的主张。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解蔽》)又说:“凡为天下之要,义为本。”(《荀子·强国》)他认为:“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荀子·议兵》)。因此,礼义是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即个人在社会中一切言行不能违背礼义的规范。荀子还提出了“先义而后利”的主张。他修正了老庄的去欲与孟子的寡欲思想。他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他认为义与利两者的关系是孰先孰后的问题,而并非绝对不相容。他说:“心之所可(判断)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荀子·正名》)他主张将个人的欲望纳入礼义容许的轨道。

合乎礼义的欲求不仅不应该去,而且应使其充分得到满足。在品德修养方面,荀子提出了这样一些主张:“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即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必以自省”。

他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荀子·劝学》)又说:“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即严肃地端正自己的言行,不因外界事物而动摇自己的志趣与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在教学方面,荀子提出了如下的主张:谨注错,慎习俗。他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荀子·儒效》)因此,要严肃地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慎重地选择生活学习环境。

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修身》)。敬其在己。

他强调为学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他说:“君子敬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荀子·天伦》)又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学思兼顾,荀子反对孟子把感觉和思维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理性的作用。

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荀子认为人要获得知识,首先必须经过“天官”(各种感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再经过“天君”(思维器官),即思维活动,掌握客观事物的共性和规律,达到理性的认识。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又说:“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兼陈悬衡。荀子提出了“兼陈万物而悬衡”的主张。

即主张把事物矛盾的所有方面都摊开来,加以比较和权衡,然后作评论和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他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道。”(《荀子·解蔽》)他认为要“知道”,即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就必须从片面性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对客观事物作全面考察,通观全体。专心致志。他认为“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荀子·解蔽》)。他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虚壹而静”(《荀子·解蔽》),“虚”是虚心,“壹”是专一,“静”是不受干扰。

能虚心就不会先入为主,能专一就不会注意力不集中,能不受干扰就不会心不在焉,才能学有长进。重积靡,锲而不舍。“积”就是积累的功夫,“积靡”有长期磨炼的意思。他认为进德修业,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磨炼,才能取得成就。他说:“能积微者速成。”(《荀子·强国》)“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因而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学以致用。他强调要把学得的知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反对“入乎耳,出乎口”的空谈学风。荀子提倡“隆师亲友”。他说:“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他认为“得贤师而事之,则听闻者、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听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荀子·性恶》)。“故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荀子认为尊师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他把师的地位,同天、地、君、亲并提。

他说:“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不称师,谓之倍(背)。”(《荀子·修身》)他提倡尊师的思想是可贵的,但他主张师云亦云,却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需要,是不足为训的。

儒家教育学说由孔子创立至战国末期,在这数百年间,尽管受到墨、法、道诸家的反对与抨击,但其自身却不断地充实与发展。逮及汉代以后,便演变为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经学教育思想,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教育思想,以及以颜元为代表的颜李学派的教育思想等等。

它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