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海洋大辞典

海底扇

书籍:海洋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3:06:31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228页(1160字)

亦称“深海扇”。

旧称“海底三角洲”。发育于大陆坡麓,被沉积物覆盖,向海缓斜的扇形地。海底扇多展布于海底峡谷前缘,主要由峡谷运来的大量沉积物在峡谷口外堆积而成。海底扇可分为4个单元:①上部扇带:其剖面呈上凹形,坡度达1/100,表面有一条具天然堤的深沟谷;②中部扇带:剖面呈上凸形,坡度较缓(1/500),为放射形海底扇沉积最厚的鼓起部分,亦称“叠覆扇”,海底谷弯曲,汊道众多,天然堤发育较差;③下部扇带:其剖面呈上凹形,坡度更缓(1/1000),表面光滑而微有起伏,发育许多辫状宽浅的谷系;④末端扇缘:为扇的外部与深海平原交接处,表面平整,被一些窄小的缓斜沟谷所穿切。海底扇有多种沉积类型:①碎屑流堆积:为杂乱、分选差的砂和砾,见于峡谷出口和上部扇带的谷中;②液化流或粒屑流堆积:为分选较好、有少量杂基的砂和砾,主要见于上部扇带的谷中;③浊流层序底部的A层和B层。是从高流态浊流中沉积下来,发育于中部和下部扇带的谷中;④浊流层序的C层和D层:是从低流态浊流中沉积下来,发育于扇谷内部和扇谷外侧(包括天然堤);⑤半远洋沉积:为陆源泥和粉砂以及生物源物质,主要由低密度浊流、云雾状层、等深线流等悬浮机制搬运,分布在扇谷间、下部扇带和扇缘。总的来看,扇谷内沉积物粒度较粗,扇谷间沉积物粒度较细。顺坡而下,碎屑物的最大粒径、砂的含量及浊流底部层序的厚度均逐渐减小。

泥和粉砂质泥以夹层形式见于所有环境,但随着远离扇谷及往外缘方向,泥层愈广、愈厚。海底扇沉积物中常含有植物和浅水生物的残骸,浊流是最主要的搬运和沉积营力。浊流流经上部扇带的谷道,有时可溢出天然堤发生沉积。至中部扇带,浊流四散,流速降低,便发生大规模的沉积。

之后,一些细粒物质可被漫流携至下部扇带和扇缘沉积下来。当旧的扇谷堵塞时,强烈的浊流可使原先的天然堤溃决,形成新的具有天然堤的扇谷和新的叠覆扇。在此过程中,小型扇谷汊道更频繁地发生迁移,老的谷道被废弃,形成新的谷道。

海底扇逐渐向上和向海加积,最终形成较均一的半圆锥形沉积体。海底扇是世界大洋中最庞大的陆源沉积体。一个中等大小的海底扇,沉积厚度约0.5-3千米。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扇——孟加拉深海扇,长达2000余千米,宽1000千米,最大厚度达12千米以上,沉积物体积约500万立方千米。其沉积物由恒河-布拉普特拉河提供。

由浊流经海底峡谷输入海底。海底扇的大小、厚度和形态,主要与输入沉积物数量的多少有关,在大河外侧常有大型海底扇发育。

第四纪冰期低海面时,大量陆源物质直接进入海底峡谷,形成了许多规模巨大的海底扇。构造运动和地理环境对海底扇的发育也有影响。

山系和物源区抬升,剥蚀速度增大,会导致海底扇沉积加快。孟加拉海底扇的快速增长即与喜马拉雅山的强烈抬升有关。

上一篇:海底热液矿床 下一篇:海洋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