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海洋大辞典

缺氧事件

书籍:海洋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5:29:13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522页(803字)

地质年代由于海洋生物大批死亡过分耗氧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在现代大洋中0-5℃的海水中氧的饱和值接近7.5×10-3,而实际上大洋深处只有3×10-3-5×10-3,比饱和值低约3.5×10-3,这是由于生物死亡后的腐解作用消耗O2,增加CO2所致。因此,在中等深度(约150-1000米)处有一个数百米厚的水层,那里是海水中氧含量最低的层次,比上覆和下伏海水的氧含量都低,称为“缺氧层”(oxygen minimum)。在缺氧层深度范围内的陆坡地带,以及一些半封闭海盆中,发现有缺氧环境及相应的沉积物,这种缺氧沉积物在现代大洋中并不常见。

然而,深海钻探发现,在某些时期,富含有机质的缺氧沉积物曾广泛出现。除少数例外,中、新生代的黑色页岩大多集中在中白垩纪的某些时期内。可见,有机碳在某些特定时期的大洋中最易于形成并保存下来。这些时期的环境特点与其他一些时期(包括现代)的特点大不相同,被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简称OAE)。作为缺氧事件标志的黑色纹层状泥或页岩厚度不一,有机质含量高达1%-30%。沉积层中缺乏底流侵蚀的痕迹、无底栖生物化石,表明它们曾处于比较停滞的缺氧环境。深海钻探揭示,黑色沉积层的时代多属白垩纪中期(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故亦称“中白垩世缺氧事件”。Arthur等(1979)曾划分出3个主要缺氧事件:①晚巴列姆、阿普第和阿尔必期,称为大洋缺氧事件1(OAEI),延续时间最长,约达1500万年;②晚西诺曼-早土仑期,称大洋缺氧事件2(OAE2),延续时间较短,可能不到200万年;③康纳克-桑顿期,称大洋缺氧事件3(OAE3),比较次要。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有些黑色页岩形成较早;加勒比海的黑色层则出现在白垩纪晚期。

看来,广布于现代洋底的强氧化褐粘土,在白垩纪大部分时期是比较少见的。

上一篇:缺氧沉积物 下一篇:海洋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