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历代赋辞典》第2页(1259字)
【原文】:
“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齐均。桀纣以乱,汤武以贤。涽涽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
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
行义以正,事业以成。可以禁暴足穷,百姓待之而后宁泰。
臣愚不识,愿问其名。”
曰:“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修洁之为亲而杂污之为狄者邪?甚深藏而外胜敌者邪?法禹舜而能弇(yǎn)迹者邪?行为动静待之而后适者邪?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百姓待之而后宁也,天下待之而后平也。
明达纯粹而无疵,夫是之谓君子之知。”——《知》
。【译文】:“上天尊崇大物,将它施给下土百姓,有人得的丰厚有人得的微薄,常常不能整齐均匀。夏桀殷纣因此而昏乱,商汤周武因此而贤明。昏乱和美好,凄惶和沉静,流遍全中国,竟不能有一天的停顿。
君子因此而刻苦钻研,跖因此而破门盗窃。
这种东西说它大可以和上天相匹配,却又细小到好像没有形体。
行为和仪容因此而端正,事业因此而获得成功。这种东西可以用来使强暴禁止使贫穷者富足,老百姓很好地对待它就能宁静太平。
我愚昧无知不认识这种东西,希望向您问问它的名字。”
大王说:“这就是那种能够分辨宽阔平坦是安全而不平狭窄是危险的东西吧?是那种能够亲近操守清白之人而疏远混浊不清之人的东西吧?是那种能够深藏于内里而外露可战胜敌手的东西吧?是那种能够效法禹和舜并且能够承袭他们业绩的东西吧?是行为动静很好地对待它就会更加合宜的东西吧?这是感情的精华,意志的花朵。百姓很好地对待它就会安宁,普天下很好地对待它就会太平。明白通达精美无瑕而没有任何值得挑剔之处,君子的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本篇篇名是《知》
。【评介】:这是荀赋中的第二篇,仍然是采用君臣对话的形式对“知”加以铺陈。
荀子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本文开篇第一句“皇天隆物”的天,指的是自然界。他在《天论》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这些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正常现象,并不神秘。
他说的“知”,即“智”,则是指人的智能,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荀子认为这种智能来自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他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又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所学”就是学习;“善假于物”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本文的问话部分首先强调人们从大自然获得的智能厚薄不同,因此人的认识能力和运用这种能力改造世界的本领也就有差异。“桀纣以乱,汤武以贤”,“君子以修,跖以穿室”。答话部分在从各个角度描绘“知”的时候,突出强调了大智的重要性。
获得了大智就能“安宽平而危险隘”,“百姓待之而后宁”,“天下待之而后平”。“知”能治国安民平天下,从而进一步宣扬了荀子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